于成全。”
“多謝薛兆尹。”
薛萬轍頓了頓,又道:“聽聞賢侄尚未婚配,之前定過親的人家,也在賢侄被流放后悔了婚,如若賢侄不棄,我有一女,年方十八,可說予賢侄。”
郭旭聞言,愣了愣,但他立刻婉言謝絕:“多謝薛兆尹看重,但我已有
心上人了。”
“哦?是誰?”
“是一個很普通的平民女子,沒有她,我已經死在了磧西,她不嫌棄我愚笨,也不嫌棄我犯人的身份,反而一直細心照顧我,我這次蒙恩回到長安,將她也帶了回來,待稟明母親后,就正式娶她過門了。”
薛萬轍頷首,他長長嘆了口氣:“賢侄,不愧是郭勤威的子孫啊!”
即使平庸,也能做到窮不言富,賤不趨貴,這樣的人,才配做忠肝義膽的郭勤威之子。
郭旭和薛萬轍抱著木匣出來的時候,隆興帝自明黃帝輦走出,接過木匣,垂淚低泣:“郭帥,是朕誤信了小人,損失了良將,讓你尸骸被突厥人如此侮辱,是朕對不住你啊!”
群臣和百姓都跪于地上,涕淚交流,一方面,是為被奸臣所害頭顱被制成酒器的郭勤威,一方面,是為下詔罪已懊悔難當的君父。
只不過,崔珣卻沒有出現在群臣隊伍中,他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之上,靜靜看著西明寺外的盛大場面。
計青陽和李楹站于他身側,計青陽看了眼崔珣身上裹著的玄黑鶴氅,八月的天,居然裹著這么厚的鶴氅,想必身子骨已經羸弱到病體難支的地步了,他又看了眼山坡下君民和睦的場景,說道:“若非崔少卿前去嶺南押送沈闕,沈闕早死在半路了,郭帥也沒辦法平反,論功勞,崔少卿應該占第一,你理應在這種鮮花盛開的場合,接受百姓的贊譽的。”
崔珣不以為意,他道:“計大俠九死一生將郭帥頭顱護送到長安,不也連個名字都不留么?”
計青陽呵呵一笑:“我是什么身份?百騎司的罪人,我自然不能留下名字。”
李楹道:“你是不能留,他是不想去。”
“為何?”
李楹望著山坡下抱著木匣流著淚的隆興帝,嘆道:“他總懷疑,我阿弟和天威軍一案有關聯。”
計青陽愣了一愣:“那應該不會吧。”
李楹忙道:“你也覺得不會?”
計青陽沉吟了下,道:“我是按照常理推斷的,怎么可能有皇帝會愿意割讓自己的土地,放棄自己的臣民啊?他就不怕下了黃泉,沒臉面見列祖列宗么?而且圣人看起來不像個昏聵的君主,依我看,他就是當時年紀小,被盧裕民等人蒙蔽了,畢竟當時天下人,都被盧裕民蒙蔽了,你總不能要求一個久居深宮的帝王,能在事情發生后,馬上就判斷出天威軍是冤枉的吧?這不現實。”
計青陽的話,頗有幾分道理,隆興帝久居深宮,從未去過民間,幾乎所有消息都是從盧裕民口中得知的,而且他當時才十七歲,不可能火眼金睛到洞燭其奸,崔珣聽到走南闖北的計青陽都這般說,心中也動搖了下,難道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么?
計青陽拍了拍他肩膀:“別心思太重,如今事情解決了,你應該珍惜眼前人,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懷疑上面。”
崔珣看了眼李楹,也覺得有幾分羞慚,他所剩年月,不知幾何,李楹已經等他夠久了,他不應該再讓她繼續等下去。
理智和情感都告訴他,他應該答應計青陽,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懷疑上面,但他仍然遲疑了片刻,才違心道:“我會的。”
計青陽沒有察覺到異樣,只是哈哈笑道:“想通了就好了,我送消息給郭旭的時候,看到跟他一起回來的女子,不像個普通民間女子,倒是像暗探的模樣,不會是你派過去的吧?”
崔珣承認道:“是我,我派她去照料郭旭,沒想到她與郭旭生了情,我已經告訴她,不需要再回察事廳了,日后和郭旭好好過日子便是。”
“你給人家找娘子,怎么忘了自己的娘子呢?”
李楹聽到“娘子”二字,頓時羞紅了臉,崔珣望著她滿布紅霞的臉龐,心中微動,莞爾笑了笑:“不會忘的。”
第133章
除了郭旭想讓父親葬在落雁嶺, 阿蠻也是這般想的,盛氏族人前倨后恭,六年前欺負她一個沒了阿兄的孤女, 任她淪落風塵都不聞不問,六年后, 卻又變了一副嘴臉, 稱贊阿兄是為國為民的大英雄, 夸獎她是為兄申冤的奇女子, 還說阿兄能葬在盛氏祖墳, 對于盛氏一族來說, 簡直是蓬蓽生輝。
就好像半年前,不愿給阿兄抬棺的, 不是他們一樣。
厚顏無恥的模樣,讓阿蠻直犯惡心。
阿蠻相信,阿兄定然也不愿葬在此處,日日看著這些人的嘴臉,他寧愿回到落雁嶺,和他的兄弟永遠在一起。
不過, 落雁嶺尚在突厥之手,阿蠻只能將盛云廷暫時下葬, 待收復豐州后再行遷墳。
下葬那日, 崔珣也來了,這次阿蠻沒有驅趕他,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