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午心中念頭閃轉著,向昌問道:“您或許熟悉釀酒,所以能判斷攤主人們釀酒的品質好壞,以此給出相應的卜相解釋。
可在您不熟悉的方面,您若進行這樣的卜相解釋,一旦失誤,他人又怎會相信您呢?
無人可以確保自己完全正確,永恒正確。
您總有出錯的時候,而有時候,哪怕只是出錯了一次,也會導致從前的種種努力,全部分崩離析。”
第1499章 易道二十四卦
蘇午所問,直接切中了問題關竅。老翁聽到他的提問,面上就露出了贊許的笑意,道:“以老朽來看,萬事萬物并不獨仰賴蒼天才能得以發展,而一切的道理,都可以稱作是‘教化之道’,都是人道變化。
既然萬事萬物不是圍著蒼天運轉發展的,那么它們就必定有各自的運轉規律啊。譬如太陽東升西墜;
譬如石塊不論被拋得多高多遠,最終一定會落向大地;
譬如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榮枯往復。
而老朽覺得,這所謂的‘占卜’,其實正需要占卜之人能夠了解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在萬事萬物本來的發展規律之上,加以人自身的教化,這才是占卜的正確方法啊。
老朽依照‘伏羲八卦’的變化,綜合自己觀察而來的萬事萬物發展規律,至今又演變出了二十四卦。
此二十四卦,在不同的環境之下,配合上卜卦者自身的理解,以及對事物規律的‘教化’,雖然未必能保證卜卦者時刻正確,但至少可以保證卜卦者完全無錯。
這樣就可以初步與天爭奪‘占卜’的權柄了啊。”
時刻正確與完全無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無錯并不代表一定正確,只要無錯,便至少可以立于不敗之地了。
蘇午對老翁總結出的那二十四卦甚為好奇,此二十四卦,應當就是文王六十四卦的最初雛形。
但這畢竟是老翁自身修行領悟得來,他縱然好奇,也不能貿然向對方求取。
是以,蘇午一時沒有出聲。
但那老翁看著蘇午,卻笑了起來,主動向他問道:“老朽觀你如今深陷局中,像是一頭猛獸落進了遍布尖刺的陷坑里,又如蠅蟲投入蛛網之中,你能看清眼前的形勢,卻無能照見身外的大局。
看似仍有前路可走,但前路到頭,未必就能破開那張網,走出局中啊。
我這二十四卦,應當對你有用。
你愿意學嗎?”
蘇午神色一怔。
老翁所言,完全切中了他今下面臨的困局。
他知道自己五臟缺失、人道、地相雙輪不存,不知所蹤,更明白如今自己陷入了想爾設下的局中,但如今卻毫無辦法去搜尋五臟與人道、地相雙輪的影跡,今隨入殷都之內,對前事依舊一籌莫展,不知從何處破局。
“我與您素未謀面,您為何愿意將自身心血絕學傳我?”蘇午神色認真地向老翁問道。
“原因其實顯而易見啊。”老翁捋須而笑,“獨我一人,莫非能徹底取天而代之,使人道徹底包容天道嗎?
乃至我往后子嗣萬千,便能促成此事嗎?
只姬氏一脈,周國萬眾,做不成此事。
人道教化,自然需要天下人都參與進來,共同建設,才能讓它徹底變得完整,最終取天而代之啊。
而你看起來頗為與眾不同,就像一顆明珠一樣,即便淪落泥漿,依舊熠熠生輝,我要傳授所學,自然非你這樣的人不可啊。”
說到這里,老翁頓了頓,他仔細地打量了蘇午一陣,而后才道:“而且,老朽看你身上同樣有‘易道’的痕跡殘留,老朽正是因為從你身上感應到了‘易’的氣息,所以才主動走來結交啊。
雖然不知道你身上的易道氣息從何而來,但既然你我相逢,不正更說明了易理變化之妙么?”
自己身上竟有易道氣息留存?
蘇午聞聲微微一愣,下個剎那就反應了過來。
‘昌’從他身上感應到的‘易道氣息’、‘易理變化’,應該正來源于如今歸于他體內愈發膨脹壯大的‘天道之輪’,組成他體魄三根本之一的‘天道之輪’,將諸多厲詭、天理神韻混成一爐,而昌自他身上發現的易道氣息,應該就來自于鑄煉成天道之輪的那一縷縷‘天理神韻’!
天理神韻的根源,是周文王易道教化的結果?
更或者是,天理神韻其實是蒼天竊奪了文王六十四卦易道變化的成果?
不論是哪一種可能,如今若能從周文王處習得‘易道’,他便可以對自身體內的‘天道之輪’正本清源,將之納入人道教化、易理變化之中了!
“您所說自我身上感應到的易道氣息,應當是此種神韻。”如今已然窮追至瀕臨故始源頭、人道起源之時,此間遇到的每一個英雄人物,都在人道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面對他們,蘇午亦沒有藏私遮瞞的意思——他今下亦不需去刻意遮瞞甚么了,他與昌言語著,心念轉動間,體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