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跟上大部隊,繼續在大越各邊城騷擾。然長日打雁終被雁啄,他們被大越軍埋伏,一個小分隊整整五十人,全死在大越軍的陷阱中,鐵爾泰僥幸逃過一劫,脫身后卻也不愿再回草原了。他不敢在大越城中走動,只好深入草原,找準南方,一路向南行進。他日夜兼程,從北到南,整整走了半年多時間,直到入了大瑜邊城后,聽到草原商行的名號,那顆惴惴不安的心才終于落了地。jsg——不管是不是拔都兒部,至少可以肯定,這里也有著草原游牧族。鐵爾泰主動言明這些年的經歷:“我一直留在齊齊比齊,之前的主人死在叛亂中,我就占了他的田地和房屋,改名換姓,又因毀了容貌,并未被人發現,一直潛伏了下來。”“這幾年里,多羅一直在聯絡草原各部,集結無數兵馬,欲搶占大越疆土,并于前年年末向大越發起戰爭。”“我因正值壯年,被列入征兵的對象中,又因為沒有關系,被安排進了沖鋒營,作為此番起戰,草原為之籌謀數年。或許早在當年大勝大越的時候,就有人存了反吞的心思,只那時絕大部分人苦于戰爭的愁苦,并不愿再將戰火蔓延,這才不得不與大越方簽訂了停戰協議。鐵爾泰說:“多羅這幾年吞并了無數小部族,如今的草原上,只有十三大部落,其余中小部族,早被這十三部落吞并,其中尤以多羅為首。”“我記得,他瞎了一只眼睛?”狄霄問。“正是。”鐵爾泰道,“但當年叛亂之后,他招了鐵鐵塔爾的首領為婿,兩部合并,避開了外族窺伺,也憑借倍增的族人,開始大肆向外擴張。”正是有了齊齊比齊為例,其他大部族有樣學樣,以聚居地為中心,派出無數鐵騎,一直向外發散,將所遇小部族收為己用。若只是吞并,對于那些食不果腹的小部族來說,或許還是一次機遇。直到多羅發表講話,呼吁其他可汗,善待族人苛待戰俘,自那之后,被吞并的小部族再無好下場,輕則喪命,重則生不如死。鐵爾泰掩蓋住了他原本的身份,在齊齊比齊安全住下。但那些被新收進來的奴隸們,下場就有些慘了。“而且您可能不知道,這十三大部落里,多是效仿了多羅的治理之策,除部族原屬子民外,從外族吞并來的,十之八九都被充作了奴隸,較之五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上次的叛亂,多羅對奴隸深惡痛絕,所有抓捕回來的奴隸,無論用處,一律要上重鐐,而且不許他們住氈帳吃人食,每月還有集中的訓誡,鞭打以教他們認清自己的身份,也消去那些不該有的心思。”“就沒有人再起亂?”“當然有。”鐵爾泰苦笑,“可稍微一起苗頭,就被鎮壓了。”“多羅他定了新規,奴隸者若被發現不軌,方圓十里內奴隸皆受牽連,反之,若有人舉報,則可以脫去奴身,分得氈帳田產,成為齊齊比齊的族人。”起叛的結果未知,但舉報后,能得到的獎賞是早有定數的。重賞之下必有叛徒。明窈聽得心顫,忍不住問了句:“那這些年,豈不是有許多人……”“是。”鐵爾泰回答,“這些年間,草原子民死傷無數,其中半數死在戰亂中,還有許多死在奴隸虐殺里,十三大部落擴大數倍,基本瓜分了整個北部草原,但十三部落所有人加起來,或許也沒有之前草原上的一半人口。”齊齊比齊原本就因奴隸眾多,而在草原上長居首席。蘇格勒他們的叛亂對齊齊比齊造成打擊不假,但多羅并非庸才,稍微給他一點機會,他就能重新崛起,眼下的十三大部落,就是最好的證明。對此,狄霄只有一句:“多羅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