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名流才子更是數不勝數,便是拋開他們,還有許多仕子寒窗苦讀數十年,這些人里,有才識之人定不在少數。偏偏三年一次的大考,叫一個外族少年奪了頭三名。旁人不知狄宇情況,可他所學,完全是明窈領進門的,從最開始的識字,到后面的博覽群書,就連他去了風錦關,也不曾聽說他去過哪家私塾。明窈自認不是那等驚世之才,于科考書目也不過略懂,定是指導不出一甲學子的。換言之,狄宇如今的成就,可不多是靠他自學。靠著自學登第,這種話傳出去,恐會被大多數人認為自傲和說謊,是萬萬當不得真的。狄霄問:“很厲害?”明窈小聲說:“很厲害。”說著,她又重重點頭,“特別特別厲害。”“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參加科考,弟弟是第二,超厲害的。”如此,狄霄才真正明白了這種厲害程度。很難得的,他面上也露了一抹滿意之色,看了看狄宇,又說:“不錯。”先后得了嫂嫂和阿哈的贊賞,狄宇自是高興。jsg但他也不自滿,只說:“今年也是趕巧,會試和殿試都有問對大越和北部草原交戰的看法,我畢竟在北部草原生活了十幾年,對大越也稍有了解,這就比其他人多了優勢。”“殿試時皇帝還問,要是戰火波及大瑜,我們有何想法。”狄霄問:“你怎么說?”“當然迎戰啊。”狄宇全無遲疑,“都打到家門口來了,難不成還任人欺辱?”“北部草原勝在兵強馬壯,但各部分裂甚久,他們不怕外敵,但難保不會內部起亂,挑撥得當,到時自會不攻自破,還談何迎敵?”“至于大越更是笑話,他們的百姓比草原多出千百倍,卻次次落于下風,面對這等國家,難道大瑜還會害怕嗎?”“哦對了,皇帝還問我如何知曉北部草原情況的。”狄宇微微揚起下巴,明顯是有些得意的:“我說我生長在北部草原,只是受其他部族迫害,不得不遷移至大瑜,大瑜可比大越好多了,人好地也好,皇帝也圣明。”再多加幾句贊美,皇帝再怎么聽習慣奉承,外人和子民的夸贊總是不一樣的。“問及我的部族情況,我只說遷徙前,全族人不過二三百人。”他深諳話只說一半的道理,便是哪日被戳破了謊言,他也能咬死不改口。而事實上,在大遷徙前,拔都兒部的族人確實只有二三百,多出的那幾千全是后來的。狄霄和明窈終于明白,他憑何能借外族之身,得了皇帝賞識。大瑜對北部草原的了解實在太少太少了,唯一的認識,也不過是他們擊退了大越兵馬,并逼得大越割地賠款送公主,這等壯舉,想必這一定是強悍之地。因著這份忌憚,朝廷甚至將對大越與北部草原爭斗作為今年科考題目,誰成想,竟真釣出來一個懂得的。狄宇一語戳破北部草原強悍真相,就連破解之法都給了出來。如今時局漸亂,上位者對大越和草原的爭斗格外敏感。碰巧遇上個既了解草原又了解大越的,于文學才華上也不錯,可不是正中皇帝心窩窩,趕緊給了好名次收進朝堂,為皇室效力才對。明窈不禁感慨:“是有兩分運氣在的,但也不能說全是運氣,想來弟弟還是有很多真才實學,才能一路登上殿試。”“再說若不是才學出眾,皇帝如何會點你做榜眼?”狄宇說:“嫂嫂說的對,不過這也多虧了嫂嫂,要不是你當年拽了我一把,此時此刻,還不知我混成什么樣子。”殘疾在草原上是很大的弊端,這意味著無法狩獵無法搏斗,連日常生活都多有困擾,在強者為尊的草原上,即便族人不說,可也不能否認這人廢掉的事實。只是沒想到,狄宇走出了另一條路。說及草原和大越爭斗,狄宇提醒道:“阿哈不如也做些準備,我在冠京待了三四個月,看冠京風向,此次戰爭,多半會波及大瑜。”“就怕草原上也有人遠遷,萬一尋來咱們這里,恐惹禍上身。”此時的狄宇還不知道,他竟一語成讖。眼下,狄霄點點頭:“已經在準備了,如今族里兵甲是充足的,戰馬也在訓練,只可惜族兵有限,但族人就這么多,能有一千多人守護部族,已是極限。”“我這次能在族里留五個多月,阿哈和嫂嫂要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