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三藏一行前往西天取經,剛過了祭賽國,正走到荊棘嶺。三藏被一股陰風攝去,猴子心慌意亂,八戒沙僧相顧失色,前后找尋一夜。終于在八百里外荊棘嶺西下,聽見唐僧吆喝:“悟空,我在這里哩,快來救我!快來救我!”八戒沙僧問道:“師父,你怎得到了此處?”三藏扯住了猴子道:“徒弟啊,多累了你們了!昨日晚間被抬到此方,見著四個老者,言談清雅,與他賡和相攀。夜半時候,又見一個美貌女子執燈火,也來這里會我,吟了一首詩,稱我做佳客。因見我相貌,欲求配偶,我方省悟,正不從時,又被他做媒的做媒,保親的保親,主婚的主婚,我立誓不肯,正欲掙著要走,與他嚷鬧,不期你們到了。一則天明,二來還是怕你,只才還扯扯拽拽,忽然就不見了。”猴子心下氣惱,他們漏液尋找不見,急得抓耳撓腮,他這師傅倒好,半夜與人私會,還做媒的做媒,保親的保親,主婚的主婚,好生熱鬧!若是他們到的晚些,恐怕師傅便要攜著師娘同去西天了。也不知是哪里來的不要命的妖精,要做他齊天大圣的師娘!“你既與他敘話談詩,就不曾問他個名字?”“我曾問他之號,那老者喚做十八公,號勁節;第二個號孤直公;第三個號凌空子;第四個號拂云叟;那女子,人稱他做杏仙。”猴子笑道:“就是這幾株樹木在此成精。十八公乃松樹,孤直公乃柏樹,凌空子乃檜樹,拂云叟乃竹竿,杏仙即杏樹。”心下已有了殺意,八戒手快,一頓釘鈀,連拱帶筑,把丹桂、老杏、楓楊俱揮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鮮血淋漓。他那師傅心軟,竟然阻攔:“悟能,不可傷了他!他雖成了氣候,卻不曾傷我,我等找路去罷。”猴子斂了殺意,心道縱使有了師娘,又與我何干。伺候師傅一人與兩人,有什么分別。“師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淺。”根系已爛,再難成氣候。偏生呆子不聽,一頓鈀將松柏檜竹一齊皆筑倒,請師父上馬,順大路一齊西行。
行彀多時,忽見一座高山,遠望著與天相接。三藏揚鞭指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著青天,透沖碧漢。”猴子看了眼,接道:“古詩不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但言山之極高,無可與他比并,豈有接天之理!”八戒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侖山號為天柱?”猴子道:“你不知,自古天不滿西北。昆侖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頂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昆侖山號為天柱,也因著那是闡教始祖原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所在之地。四人來到山崖之邊,往上行來,遇見蒼狼嘯虎,唐三藏心驚膽顫,猴子一條金箍棒嘯吼一聲,虎豹狼沖皆避。三藏心略定了定,他這徒兒神通廣大,叫人心安。行過嶺頭,下西平處,忽見祥光藹藹,彩霧紛紛,有一所樓臺殿閣,隱隱的鐘磬悠揚。三藏道:“徒弟們,看是個甚么去處。”猴子抬頭,用手搭涼篷,仔細觀看,那壁廂好個所在!真個是:珍樓寶座,上剎名方。“師父,那去處是便是座寺院,卻不知禪光瑞藹之中,又有些兇氣何也。觀此景象,也似雷音,卻又路道差池。我們到那廂,決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靈山?”猴子哂笑:“不是不是!靈山之路我也走過幾遍的。”作者有話說:從本章開始大量引用《西游記》原文,本身就是以西游記為基礎進行的結構改編,標明出處了哈。大量引用,寫的好的都是西游記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