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理寺也對鎮安王做了詳細調查,經過查證發現,鎮安王在邊城領兵期間,軍紀嚴明,從不滋擾百姓。”
“除此之外,鎮安王還時常派騎兵出城巡邏,護衛出城的百姓不受達朗劫掠。”
“正如刑部尚書方才所言,巡邏的邊城將士,曾上百次擊退劫掠邊城百姓的達朗騎兵,護衛了我大堇百姓的安全。”
話說到這里,周少卿略做停頓,他拿出了萬民書,繼續道:“此前,臣與王副院去往邊城調查鎮安王通敵之事,邊城百姓聯名上書為鎮安王申辯。”
“常言道,民心如鏡,善惡自明,能得百姓如此擁戴,足見鎮安王身持大義,無私秉忠,乃是平定北疆實至名歸的第一功臣!”
周少卿慷慨陳詞完畢,他把手中的萬民書舉起,給朝中百官觀看。
而朝中百官看著周少卿手中的萬民書,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北疆平定,眾人都知鎮安王有功,可要讓朝中百官具體形容,還真一時想不出這么多。
如今三司衙門輪番出場,分別在功績、軍心、民意,三個方面對鎮安王進行了表彰,朝中百官才深切意識到,鎮安王真是居功至偉啊!
可是很快百官又開始覺得不對勁,凡事過猶不及,這三司衙門把鎮安王捧這么高是要做什么?
如此這般,難道真的不怕陛下猜忌鎮安王嗎?
殿中,謝行玨也是眉心緊蹙,三司衙門的發言,讓他感覺自己被高高地架了起來。
如果只是洗清他的冤屈,三司衙門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謝行玨也考慮過陛下要捧殺他,可是他如今罪名在身,陛下如果真的對他有所猜忌,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迂回。
謝行玨心中很是疑惑,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如此想著,謝行玨不禁向御臺之上望了過去。
而江存度也正看著謝行玨,他對眼下的情況十分滿意。
氣氛已經烘托到位,接下來是時候正式提出禪位了。
江存度從龍椅上站起,他望著殿中百官,開口說出了心中期待已久的發言:“朕自臨朝以來,德薄能鮮,北疆平定,朕未施一毫之力,坐擁江山,朕心中愧然,也恐難孚眾望,幸而朝有賢臣,匡扶社稷,大道之行,選賢與能,古有堯舜禪讓佳話,朕自知有負天下,今追踵堯典,禪位于鎮安王。”
江存度這番話說完,整個勤政殿陷入了一片死寂,文武百官同時怔在原地,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茫然不解之色。
他們剛剛好像聽到陛下說要禪位于鎮安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么會發生如此荒誕之事,莫非眼前是做夢不成?
朝中有不少大臣開始暗中對自己的大腿下手,眾人想要掐醒自己。
“嘶——”
朝中突然響起了一些抽氣聲,足見掐大腿時用了大力氣,然而疼痛過后,眾人抬眼一看,眼前場景絲毫未變。
百官茫然無措,徹底傻在了當場。
江存度無視百官的反應,他只盯著謝行玨,眼中滿是期待。
氣氛他都替謝行玨烘托好了,謝行玨再不登基,可就說不過去了。
而謝行玨對上陛下有些灼人的視線,他猛地醒轉過來,跪地行禮道:“臣惶恐!”
江存度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謝行玨卻還在繼續說著:“臣不敢居功,北疆平定,上因陛下治國有方,下有軍中將士奮勇殺敵,另有安來王火藥相助,臣之所為,微末之勞,何足言功?”
“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謝行玨唯恐拒絕得不徹底,被人懷疑對皇位有想法,他的一番話說得是鏗鏘有力。
而朝中百官聽了謝行玨的話,也都從無措中回過了神,所有人一齊跪下,兵部尚書作為代表開口發言道:“臣等愚鈍無能,履職有失,以致陛下愧疚盈心,萬望陛下多行教誨,臣等悉聽圣人之言,必當悔過自新,竭力補過,但求陛下收回成命!”
“臣等伏乞陛下收回成命!”百官齊聲呼道。
一時間,滿朝文武好像變成了滿朝巨嬰,百官眼淚汪汪,一齊望著御臺上的陛下,一副陛下禪位,定是我們做得不好,而我們有錯,我們改,只求陛下別撇下我們的可憐模樣。
江存度:“……”
第63章
江存度第一次理解了為什么會有君父和臣子這對稱呼, 他看著殿中跪地不起的滿朝文武,突然有種被滿朝好大兒賴上的感覺。
江存度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氣, 時至今日, 誰都不能阻止他退休。
江存度看著殿中文武百官,再次表達了自己禪位的決心:“朕忝居皇位,德淺行寡,實恐有負天下臣民,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 而歸有德之人,鎮安王大德大能, 今朕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禪位于鎮安王。”
說完, 江存度望向謝行玨。
古人以謙遜為美德,像是禪位這種大事, 一般都要經過三推三讓, 江存度猜想,謝行玨可能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