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板起臉,瞪著眼:“敢管到老子頭上,我看你就是月錢太多了!”
齊銘連忙作揖,嘴中卻小小聲嘟囔:“官大一級壓死人,輩大一級不講理……”
兵部尚書:“你說什么呢?”
“我說這個好辦。”齊銘清了清嗓子,認真道,“找知情人了解一下詳細情況,然后把此事編成一個話本子,送到酒樓茶館里,讓說書人每日說上幾遍,不出幾日,輿論定會反轉。”
兵部尚書雙眼發亮:“好主意!”
贊嘆完,兵部尚書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瞪向齊銘道:“你小子想到了不早說,害老子白掉了好幾根胡子!”
兵部尚書想到自己白白慘死的那些胡子,痛心地開口道:“這個月月錢減半。”
齊銘:“……”
兵部尚書哼著小曲離開,讓手下去找說書人,安排此事去了。
另一邊,同樣在行動的還有刑部尚書,聽聞京中的傳言后,刑部尚書第一時間便動用了刑部的力量,開始徹查謠言的來源。
所有人,不約而同行動了起來……
第37章
京郊, 遭遇水災的村落屬于樊陽縣管轄范圍。
因江存度的重視,戶部行動迅速,第一批賑災物資, 很快便下發到了縣里。
樊陽縣令不敢怠慢, 收到賑災的糧食后,第一時間便組織人手,給百姓發糧。
這邊,樊陽縣令剛剛安排好放糧的事, 便收到消息說,明空公主來了。
得知公主來了, 樊陽縣令立刻撇下賑災的事,親自出縣迎接。
而江泠姝并不想大張旗鼓, 可是一隊禁軍太惹眼,根本就瞞不住。
這一路行來, 雖然還沒有到達目的地, 江泠姝卻已經看到了洪水帶來的災害。
京郊目之所及的農田幾乎都被洪水淹沒了,田地里的莊稼都已經吐了穗, 眼看就能收獲, 可如今卻全部爛在了地里。
之前,江泠姝聽說有洪水,可是洪水具體是什么樣, 她總有些模糊,如今出了宮,親眼所見,她才知道天災是多么沉重的兩個字。
親眼目睹過后, 江泠姝越發堅定了要做些什么的決心。
“公主,前面就要到樊陽縣了。”云藜望著外面說道。
江泠姝也輕輕掀開馬車簾子一角, 向外望去,遠遠地她看到了一隊人。
“那些是什么人?”江泠姝出聲詢問道。
“似乎是樊陽縣的人。”云藜回道,“應當是前來接駕的。”
說完,云藜望了望外面的天,今日的天色很奇怪,遠處透著晴光,可她們頭頂卻有一片薄薄的陰云,淅淅瀝瀝下著小雨。
眼看樊陽縣越來越近,云藜放下車簾詢問道:“公主要下車見一見嗎?”
江泠姝想了想,樊陽縣令怎么說也是一方父母官,而且還擔負著賑災的差事,于情于理,她都應該下車見一見。
如此想著,江泠姝拿起一旁的帷帽戴在了頭上。
云藜則是拿起了傘,等馬車停下后,她先一步下車,替江泠姝撐傘。
馬車外,樊陽縣令早已等候多時,眼見馬車停下,他立刻帶頭行禮道:“下官宋倡明,恭迎公主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江泠姝從馬車上下來,首先看到的便是行禮問安的樊陽縣令和幾名隨行的衙役。
“都免禮平身吧。”江泠姝開口,聲音和緩。
公主突然來訪,樊陽縣令心中沒底,此時見公主態度溫和,樊陽縣令心中的緊張退去了一些。
“縣里賑災事務繁忙,下官有失遠迎,還請公主見諒。”樊陽縣令表面請罪,實際是想表明自己對公主的到訪很重視,百忙之中也要抽空過來接駕。
此時的江泠姝還不熟悉官場的彎彎繞繞,聽樊陽縣令提到賑災之事,她便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賑災上。
江泠姝向樊陽縣令打聽縣里災民的情況,樊陽縣令察覺公主的心思,他眼睛一轉,說道:“下官出來之前,已經安排了衙役給災民放糧,公主心系百姓,不若親自前往視察一番。”
這也是江泠姝過來的目的,聽樊陽縣令如此說,她點頭應下。
云藜看向樊陽縣令,跟著說了一句:“如此便勞煩宋縣令帶路了。”
“此乃下官應盡之責。”樊陽縣令表現得十分恭敬,“明空公主蒞臨,是下官和樊陽縣的榮幸。”
云藜扶著江泠姝重新上了馬車,樊陽縣令領路,禁軍開路,一行人繼續向樊陽縣城內行去。
還沒走出多遠,樊陽縣令便給身旁一名心腹衙役使了一個眼色,衙役心領神會,先行一步回了縣城。
一行人暢通無阻進了縣城,在樊陽縣令的帶領下,來到了縣衙存儲賑災糧食的倉庫。
此時倉庫外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隊伍的最前方,衙役正有條不紊地給百姓發放糧食。
馬車停下,江泠姝從馬車上下來,她的腳才落到地面上,就聽有人高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