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咬牙跪倒在地,被士兵用鐵鏈牢牢捆住。
日頭漸漸攀升,晨霧散去,谷地上橫陳著匪軍的尸體,殘兵敗將紛紛丟下武器投降。
匪軍大營內(nèi),蒙希安神色凝重,沉聲問道:“飛鳥嶺的信使為何還未回來?”
手下低頭道:“首領,已經(jīng)派了叁批信使前去聯(lián)絡,但至今音訊全無。”
蒙希安拳頭猛然攥緊,聲音透著隱忍的怒意:“難道……朝廷已經(jīng)掌握我們的聯(lián)絡路徑?”
另一名部族首領神色憂慮:“糧草也出了問題。赤霞寨至今未送來一粒糧米,落松關方向也未見蹤影。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軍糧最多只能支撐七日。”
帳內(nèi)陷入死寂,眾人面面相覷,無人敢再開口。
此時,戰(zhàn)報傳回匪軍主營,蒙希安得知葛閔戰(zhàn)敗被擒,滿目愁苦,深知再戰(zhàn)無望。他面色沉重,沉默良久,終于長嘆一聲:“傳令,主動求和。”
帳內(nèi)眾人聞言,雖早有預感,仍忍不住一陣嘩然。一名首領急道:“大首領!與朝廷議和,我們部族還能有何顏面?若朝廷反復無常,到時豈不是任人宰割!”
蒙希安緩緩睜開眼,目光沉靜卻帶著一絲疲憊:“再戰(zhàn),我們的部族會被徹底滅絕。與其玉石俱焚,不如留一線生機。”
幾日后,蒙希安率領部眾代表來到朝廷軍營,雖是求和,卻不顯半分低姿態(tài)。
營帳內(nèi),蕭允弘與眾將坐于主位,蒙希安拱手行禮,開口道:“我雖愿停戰(zhàn),但部族之事,還請將軍與我商議一番。”
蕭允弘微微頷首,語氣沉穩(wěn):“蒙首領請說。”
蒙希安沉聲道:“朝廷近年來的政策,對西南各部族實在苛刻。若要我解散匪軍,可以,但有條件——部族保留自治,仍由我們自行管理事務,不再受外派官員干預。”
話音一落,帳內(nèi)一片靜默。
張錚拍案而起,怒道:“此言絕無可能!西南之地乃朝廷疆土,豈容你們自立門戶!”
徐致安亦皺眉道:“首領之意,難免不令人懷疑是養(yǎng)虎為患。此舉恐怕不妥。”
眾將議論紛紛,氣氛一時緊張起來。
蕭允弘目光平靜,伸手輕輕壓下眾將的爭論,沉聲道:“自治之事,乃需朝廷決斷,非我蕭允弘一人可定。”
他將目光轉向蒙希安,繼續(xù)道:“西南戰(zhàn)亂多年,民不聊生,戰(zhàn)火延續(xù)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蒙首領,身為一族之長,難道愿見族人長年受苦?”
蕭允弘態(tài)度堅決,向蒙希安鄭重承諾,待停戰(zhàn)之后,他將竭力向朝廷陳述西南局勢,爭取朝廷同意部族保留一定的自治權,懇求減免賦稅,調(diào)整屯墾政策。
蒙希安雖有不甘,卻也別無他法,只得應下。
協(xié)議達成后,蕭允弘親自率兵進駐西南險要之地,監(jiān)督匪軍解散,繳納兵器,并遣散部眾歸鄉(xiāng)。并親自巡視各村落,安撫百姓,賑濟糧草,修復房屋。
半月后,西南局勢初步平穩(wěn),善后事宜基本完成,蕭允弘整頓隊伍,受詔班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