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平原和附近的丘陵之間,還被挖掘出了一條深深的溝壑,將其劃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部分。
而當阿左將視線挪移到草場上的時候,他就看到,其上雖然還蔓延著橫生的雜草,新草與荒草交錯在一處,卻已能從穿梭其間的其他橫縱線條里看出,這分明是要在沿河之地開辟田地!
阿左不由發出了一句驚呼。
因為就在那些靺鞨部的族人被唐軍推到岸邊,和早已抵達此地的眾人會合之時,岸邊站著的一道身影倏爾舉手示意。
下一刻,一把火從田地的一角燒了起來。
第139章
去年九月里, 唐軍就已經突破了鴨綠江的防線,讓此地的草場少了一次高麗放牧的啃食。
現在,這批經冬的荒草還未徹底死而復生, 只有一層蛻變的綠色,又被有意抱來了一垛垛的助燃枯草,以至于這把火燒得尤其之快。
若非早已橫斷在平原草場與周邊山陵之間的大段溝壑, 只怕這些火能直接往山上燒過去!
而現在,這一把火便是在農耕工具匱乏的古代, 最適合用來快速除草的工具。
李清月聽著熊熊烈火中的枯草嗶啵燒灼之聲,又回頭朝著鴨綠江的方向看了眼。
調侃道:“這世上果然還是看熱鬧的人多。”
黑齒常之接道:“當大都督讓人押解過來的還是靺鞨部人的時候, 看熱鬧的人也就更多了。”
姚元崇接道:“誰說不是呢?昔日頤指氣使的騎兵外援, 在此時變成了唐軍的俘虜,反而是他們這些無處可逃的高麗遺民,暫時得到了一個安全的環境, 在領取了二斗米,登記了戶籍之后便暫時沒什么麻煩了。總會想來看看唐軍要如何處理這些敵人的, 也好知道他們下一步該當怎么辦。”
但他們大概沒想到的是,在他們為好奇心和保命的想法驅策抵達此地的時候, 看到的并不是唐軍要處決戰俘,而是他們要在此地開墾耕田。
這些靺鞨部的人竟像是要來此地參與耕作的。
“那你說說看,除了這個看熱鬧以便將人引來之外,將已經轉移到營州的靺鞨部調度到此地來,還有什么用處?”李清月朝著姚元崇問道。
見她的目光掃了過來, 姚元崇連忙板正了面色。
明明發問之人比他的年紀還要小上三歲, 姚元崇總覺得在李清月發問的時候活像是老師在考校學生。
他遲疑了一瞬, 小聲答道:“還為了和營州之間結好關系?”
正如臨川公主所建議的那樣,原本留守于平壤坐鎮高麗的駙馬周道務, 在李謹行抵達后領了營州都督的官職。
黑齒常之此次往營州去,不僅是和那些被他擊敗過的靺鞨人打交道,也和周道務有過一次短暫的會面。
姚元崇覺得,公主此刻安穩的發展環境,其實和她周遭的三處軍事力量分別歸屬于周道務、李謹行以及她自己,是分不開關系的。
所以,利用調人之事和周道務結好關系,完全說得通!
然而他聽到的卻是公主的追問:“還有呢?”
“……還有……”姚元崇慢吞吞地吐出了兩個字,最后還是搖了搖頭。
他從這種考校問答的方式里,察覺出了一種繼續讀書學習的緊迫性。
但要讓他忽然之間就從一個游俠少年,變成一個通曉人性的官員,顯然不可能辦到。
李清月也沒有要從中為難于他的意思,說道:“你再接著往下看吧。這大概叫做,以力迫之,不如以利誘之。”
“只要能在今年讓一二百戶的當地民眾為我等所用,我今年的目的就算達成了。”
她說話之間,目光像是能夠越過這片還在燃燒的大火,看到已經被規劃出來的平曠土地。
距離鴨綠江最近的這片土地不動,在這片丘陵合圍而成的平原上,能開辟出八萬多畝的優良田地,若是繼續往南北擴張的話,這個數量還能更多。
對這一帶的江心洲做個規劃,起碼還能再多上三萬畝田地。
這些田地供給此地駐兵以及那二百戶人種植,堪稱綽綽有余。
現在就看,這個開辟荒地的過程,能不能讓這些高麗人有想法了。
……
坐在河中小舟上的少年阿左跟同伴都覺得肚腹有些餓了。
“我看這把火要燒完的時間還不短,我們干點別的怎么樣。”
別看阿左在前來此地的主動性上不如自己的同伴,在確認了他們的圍觀并沒有引起唐軍的反感,甚至看到有人找上了那頭的長官搭話,阿左的頭腦當即活絡了起來。
“能干點什么?”
阿左低聲說道:“我們回城,再找些看熱鬧的人。”
同伴疑惑:“這算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這一來一回,對我們來說又沒有好處。”
“怎么沒有好處了。”阿左朝著他小聲說道:“多喊點人,然后你我再喊上幾個同伴,把家里囤積的餅子、肉干全給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