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隨著此人的到來,周遭的兵卒越聚越多,像是連林木都已成了他們的扈從。
沙叱相如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朝著劉仁軌問道:“來者何人?”
他就算是死,也得死個明白。
下一刻他就聽到的了對面中氣十足的聲音:“大唐駐熊津都督府長史劉仁軌,奉命討賊!爾等若想活命,速速棄械投降!”
至于這討賊之舉到底是奉的陛下的命,還是公主的命,在任存山混戰之中,顯然沒那么重要。
倒是阿史那卓云那頭,才真應該叫做奉公主之命行事。
她這一路為的不是直接參戰,而是確保山上之人無法順利逃走。
否則,若是讓重要人物逃逸,潛入百濟民間,遲早要在此地出現動亂。
她的目標,乃是斬草除根!
那些隨同她行動的士卒,基本都是在從青州出發的海船上就混熟了的,見她沉靜地盯著前方的山道,對于山上的搏殺之聲置若罔聞,也沒人對她提出任何的質疑。
好在也就是在那頭的聲音稍稍和緩下來一些的時候,在場之人都在雨聲中辨別出了另外一種聲響。
那是有人在匆匆逃難、踩踏過了泥濘山地而發出的動靜。
聽到這個由遠及近的聲音,阿史那卓云頓時扣緊了手中的刀。
也幾乎就是在對方露面的一瞬間,她直接下達了圍攻的信號!
蜂擁而來的士卒從林木之下一躍而出,朝著這些本已狼狽至極的百濟士兵殺來,驚得不少人在倉促間甚至驚掉了手中的武器。
而最為驚駭的,莫過于身居其中的鬼室福信。
他原本還覺慶幸,就算任存山忽然遭逢劫難,先上前迎敵的還是沙叱將軍,又有道琛這些醒目的存在,讓他在被困于敵群之前還有逃走的機會。
可哪曾想到,他竟直接一頭撞進了“狼窩”之中。
公主允諾的功勛,讓這些參戰士卒只恨不得能多擒獲或者斬殺幾個百濟叛軍,尤其那居中一人,在衣著上與其余眾人有別,身價必定不菲,更是成了狼群面前的鮮肉。
只是要數行動最快的,大概還是阿史那卓云。
兩軍交戰,本就要比拼士氣。
此刻一方意圖以大功保住自己的參戰資格,另一方卻滿心只想著逃走,在士氣上說是天差地別也不為過。
鬼室福信還在慌神之中,就已見自己的面前迎來的一把利刃,和一雙雨水沾濕也不改野性的眼睛!
是否要將其生擒根本不在阿史那卓云的考慮之中。
在開戰之前劉仁軌就已說過了,百濟叛軍可殺!
------
“公主!”
一身泥污的信使快步登上了山城階梯,撥開戍衛山中的士卒,一路高呼著直奔百濟王宮而來。
雨早已在昨日就停了,甚至在午后還出了太陽,于是一點也不奇怪,他身上的泥污已成了板結的狀態,就連他的臉上也有干涸的泥點子。
但大概也不會有人指責他此刻的失禮。
因為當他行到李清月面前的時候,便聽他朗聲奏報道:“劉長史令我來報,鬼室福信伏誅,沙叱相如、道琛等百濟叛將被俘,長史領軍殺敵兩千多人,俘虜得百濟叛軍四千人,還有山中以及周遭民戶正在統計之中?!?
信使語氣激動,“恭賀公主,任存山大捷!”
第104章
李清月幾乎是在聞聲之時便已拍案而起。
那信使話中, 最令人振奮的“任存山大捷”五個字讓她聽得最是清楚!
好啊,劉仁軌和卓云果然都沒有辜負她的期待。
這條消息的到來,意味著她對百濟叛軍的算計已成功走出了最關鍵的兩步。
而任存山的戰果比起泗沘城的守衛戰來說, 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鬼室福信、沙叱相如,還有那道琛和尚,沒有一個被漏掉的。其中和百濟皇室相關的鬼室福信還直接被誅殺在當場——
果然是大捷之相!
她原本還有幾分擔憂的想法, 都在聽到這句興沖沖的報喜之時煙消云散。
在這份戰果達成之后,如果說百濟反叛軍的勢力還剩下什么人的話, 也就只有那還在倭國境內的百濟王子扶余豐了。
可他要歸國,起碼也是幾個月之后的事情了, 而在此之前, 李清月必定會和劉仁軌劉仁愿一并,將百濟境內的隱患給徹底消除。
所以此人絕不會是問題的關鍵。
李清月便只是朝著那報信之人追問道:“我方損失人手如何?老師和卓云都沒事吧?還有老師預計何時啟程回返泗沘城?”
信使認真答道:“因為我方進攻任存山是在雨天,交戰多有不易, 加上山中百濟士卒不少,還是有五百多人的傷亡, 好在基本都是傷者?!?
“在我啟程之前,長史已收到了公主讓他不必回援的消息, 便沒急著返程,而是用任存山中物資為這些士卒治傷,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