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回答得非常正確!”老師帶著其他的小朋友鼓起掌來,“我們給陽陽小朋友鼓掌好不好~”
被夸獎了,小姑娘高興得不行。
“那么,有沒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兩千多年之前,是誰修建了都江堰呢?”
“我我我!我知道!我知道!老師我知道!”這回,另一個小男孩兒立刻舉手,“老師老師!”
“好的,晨晨小朋友想要和大家分享,那大家要不要聽一聽晨晨小朋友的回答呢?”
“要——”
“是李冰!”叫做晨晨的小男孩兒迫不及待地回答道。
“沒錯,是李冰。”老師溫柔地笑著,“兩千多年以前,這里是蜀郡的管轄范圍。那有沒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們,蜀,指的是哪里呢?”
“是四川!”
“哇,你搶答了!”
“老師,他沒有舉手!”
“老師!”
眼看著小家伙兒們要吵起來,老師連忙安撫,待孩子們穩定下來后,老師繼續道,“是的,蜀,代表的就是四川,當然,現在也會用川來簡稱。”
程安茉看著停下腳步的李冰,沒有催促,和馮管家一起,安靜地站在一旁,聽著那兩位老師的講解。
許久后,李冰收回視線,走了下去。
“方才那是……”走得遠了,李冰才開口詢問。
“應該是附近小學組織的活動。”程安茉解釋道,“在現代,我們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凡是適齡的孩子,都要去上學,參加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
“嗯。”程安茉道,“而且如果不允許孩子們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要接受法律制裁的。”
李冰微微頷首,秦國時執法嚴明,李冰對此自然不會陌生。
“那他們,在何處上學?”李冰抬頭,從他的這個角度看過去,已經看不到那些孩子們和老師的身影了,“束脩多少?”
“在市內有很多公辦學校。”程安茉指了指都江堰市的方向,“至于束脩,我們這里叫學費來著。一般而言,義務教育是免費的,學生們交上去的是課本費和學雜費。對于大部分家庭而言,這一部分費用還算是可以接受。但……仍舊有很多貧困地區,學生們上學比較困難。不過最近幾年倒是有改善了,只是上學的環境好改,可老師卻難招。”
李冰沉吟一會兒,“如今都學些什么?”
“小學的時候學的科目少,也就是數學和語文,英語,這三門是主科,副科還有科學、品德、體育什么的。”程安茉一邊解釋著,一邊道,“等上了中學,要學的科目就更多了,除了語文數學和英語之外,還要學習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
接下來,程安茉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給李冰解釋這些科目學的都是些什么內容。
雖然這些科目聽起來很陌生,但是里面多涉及到的許多知識,卻是李冰在當年就已經熟練運用了的。
李冰最為人所熟知的事跡是修建了都江堰,所以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以為杰出的水利學家,但實際上,李冰的成就不止于此。
在修建都江堰的同時,他還發掘鹽井、開辟稻田、修建橋梁與棧道,整治航道等等。
而且,這些工程并非孤立進行,或者說,在工程開啟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一個綜合性的規劃,湔堰的建設是一個中心,其他的各項工程可以認為是其配套設施。
比如開辟稻田這一項,就必然要跟河渠的整治聯系起來。都江堰完成之后,內江水被引入,開挖溝渠,開辟稻田便要立即跟上。
此外,還有許多獨立于都江堰的其他工程。比如鹽井,雖然開掘鹽井十分困難,但鹽關乎民生,幾乎歷朝歷代都對鹽極為看中,秦國自然也不例外,鹽井甚至能稱得上是急務了。
林林總總算下來,李冰任蜀郡守期間,所開展的各種工程項目幾乎有十四項之多,所涉及到的內容,更是囊括了水利、交通、農業、鹽業、河道治理、城市規劃等多門學科。
除了這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內容之外,更讓人驚嘆的還是當年李冰對于人力與財力的分配。
每一項工程,都需要人來進行,而秦國時期的勞力又十分緊張,備戰要人,工程建設也要人,兩者通常難以兼顧。
甚至,當年的韓國還針對人力緊張這個特點,特意派遣水工鄭國去秦國獻策,修渠以疲秦。其目的便是消耗秦國的人力資源,那秦國便沒有人力去進攻韓國了。
所以,越是挖掘李冰當年的事跡,程安茉便越是驚嘆其卓越的才能。
“總覺得和李府君一比,自己都變成廢物了……”程安茉嘆氣,但轉念一想,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夠拿去和李冰相比較的呢?
想到這里,程安茉頓時平靜了起來,“也是,我就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嘛。”
又何必去和青史留名的人比較呢?怎么比都比不過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