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開攤
自己曾經(jīng)看不上的人,嫌她丟糞的人,如今卻坦然的做到了她做不到的高度。
年少時候她也曾有過做自己的想法,可是隨著成長,周圍人都教會了她如何做一個女人該做的事。
她方才真心的勸解妹妹不要出去拋頭露面,是怕這樣會被李公子嫌棄,李公子那樣清高孤傲的人,如今只是寒士,可若考上了,一腳踏入高門,那便是人人艷羨的官家人。
這樣的官家人怎么能允許一個婆娘在外面拋頭露面做生意?
可她卻沒想過,柳小文能說出一番反駁她的話,還說出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相公允許的。
她突然間覺得自己反而有些可笑。
云氏苦笑一聲,小聲的呢喃著,“妹妹啊,姐姐可真羨慕你。”
柳小文不明白云氏內(nèi)心的苦悶,只是從方才聊天中得知他們之間在觀念上的溝壑很嚴重,并不知道她自己的思想,其實在其他女人的眼中是驚世駭俗的。
柳小文跟后娘回家之后合計著,把所有的東西都搗鼓好了,單車送回來也干干凈凈,兩人又忙活了一整天,把東西都準備好,美美的睡上了一覺。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透,柳小文就起床。
此時候娘已經(jīng)在廚房里忙著做早飯,做好了早飯放在鍋里面,等著大頭跟傅玉起來吃,母女兩人簡單的吃過之后,一人推車,一人挑著食材從周府的后門出去了。
他們既然借助在周府,雖然自己無所謂,可也不能丟了周府的面子,便沒有從正門走,“以后咱們早早的出門,就走后門這條小巷子,這樣天還未亮離開周府肯定沒有人看到,也不會給周府帶來流言蜚語。”
“娘親說的對,咱做生意的確實是被貴人所看不起,不能給他們丟了面子。”
來到攤位上擺好,周圍也有幾個攤子已經(jīng)支楞起來,似乎是看到他們是新來的瞥了幾眼,有幾位和善的還特地過來打了幾聲招呼,“大嬸子你們家賣的什么?”
一位壯年男子笑呵呵的走過來,和和氣氣的詢問,她就在路對面那邊賣包子。
沈春枝伸手不打笑臉人,笑著回答,“我們這是賣炒菜的,賣點炒菜賣點飯。”
“聽你們的口音也不像本地人啊,可是外地來這里做生意的?”壯年男子又忍不住咨詢了幾句,還給了他們倆一人一個包子,“大早上的你們也沒吃飯,我做的包子,快嘗嘗手藝如何,在這一袋別人都說我的包子好吃。”
這倒是挺大方的一個,柳小文跟后娘都對她挺有好感,雖然吃過了但還是接了下來,柳小文拿出幾個銅板給她,“大哥,大家都出來做生意不容易,哪能白吃你兩個包子,正好我們也還沒有吃早飯,就買你們家兩個包子。”
“這錢哪能收,收了就是我強買強賣,都是街上做生意的,彼此認識一下,我姓陳,大娘可以叫我小陳,姑娘可以叫我陳大哥。”
“你就叫我沈大娘便好,這是我閨女,你就叫她小文吧。”
一大早還沒開攤就認識了一個和善又好說話的人,賣早點攤的早上都比較火爆,陳大哥的攤子確實人滿為患,一早上就忙得不亦樂乎。
反觀他們炒菜的攤子,大早上的可能沒多少人想吃炒菜炒飯,而且大早上買的都是趕著來做生意的商販走卒,買兩個包子走著吃,要比坐下來吃頓飯好。
一早上他們都沒什么生意,不過母女兩人并沒有感到焦慮,因為這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他們原本是打算晌午才出來,主做中午那頓飯,只不過因為如今借助在周府,太晚出來容易被人看,要是被人謠傳周府有幾個窮親戚天天出門擺攤,給周大人家里帶來麻煩并不好。
他們才一大早的出來,正好這段時間可以讓他們,認真的查看這條街那些攤子的生意好,那些攤子生意不好。
其中有一個很明顯,就是正街頭也有一家包子攤,主賣包子清湯掛面,他們家包子要貴半文錢,而且那攤主整天纏著一張臉,好像誰都欠她錢一樣,去她家買的人不多。
反倒是陳大哥的攤子,絡(luò)繹不絕。
還有一些面攤子也不少。
他們坐在自己買的新桌子上,留意著來來往往的客人以及商販,想著既然他們都要早起來這里等著,倒不如早上也賣點湯面包子一類的。
“我們還是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等明天咱們再弄點卷餅,再蒸點包子,或者再搞幾份湯面,一大早也能有生意,就做娘的千層肉餅,這些商販都是來做生意,也不一定都是本地人,說不定也愛吃我們那邊的食物呢。”
本身包子這一類的東西,地域差別不是很大,要么就是肉餡的,要么就是糖餡的,以及菜餡,大差不差。
不像炒菜,新城這邊吃的都是比較清淡的,甚至還有不少菜有點偏甜,但在他們本地都很喜歡吃重油大炒,又香又辣的,同樣的菜風(fēng)味卻完全不一樣。
“那明天我們就做些千層肉餅,再蒸些包子出來賣,我瞧著這條街的生意還不錯,說不定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