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宣揚到了下灣村,昨天那一堆男的,瞅見了這十來大轱轆車綁著紅繩,車上那幾十號人,立馬歇了聲,灰溜溜地走遠瞧去。
宋大花又呸了聲,“都說了俺們是她們娘家人,慫貨!”
說完高高興興哼著歌,一進了村里,嗩吶立時吹了起來,大鼓砰砰敲,镲子噼噼啪啪,領頭兩人漢子身上栓了紅繩,拿著紅燈籠走下去,鼓匠帶點紅跟著過去,敲敲打打走到陳家。
姜青禾作為新上任的主事東家,安排得有條不紊,掌勺的帶上人去迎親的院子里,梳妝的早些進去,師婆留著候時辰,小娃都進院子里。
這一通的動靜頓時吸引了大半村民來觀看,圍著院子不肯走,而屋里趙嬸子給陳大妹解開辮子,梳了頭,仔仔細細挽成發髻。
在她們這只有未婚的丫頭才能梳辮子,成婚就得把發髻挽上去。
姜青禾則托著她的臉,抹了層面油,再用黛描她的眉毛,這活計除了她,灣里也沒幾個婦人能干了。
又打了兩團的胭脂,叫陳大妹抿一抿紅紙,唇色立馬紅潤起來。
旁邊圍著的幾個丫頭立時喊,“哎呀,新嫁娘真好看!”
其實陳大妹長得并不算好,塌鼻子小眼的,可這會兒她瞧著鏡子里的自己,頭上簪了紅花,脖子帶了珠串,眉毛黑了,臉上也紅,瞧著真不像她自己。
可惜她不會說話,只能咿咿呀呀表示自己的感謝。
陳細妹倒是攬著她的脖子哭了一場。
然后蓋上紅蓋頭,等著師婆喊吉時到,踩著紅氈,坐上蓋了紅布的棚車,鞭炮響起,樂聲四起。
在下灣村眾人的眼神里,陳細妹風風光光送她姐姐出嫁了。
而在春山灣的女人們瞧來,又瞅了眼自己身上掛的紅花,眼睛濕潤,仿佛在送年輕的自己出嫁。
只有姜青禾感慨萬千時,又瞅了瞅遞來的幾個婚事單子,照這架勢,過不了多久她就能實現跟草場牧民夸下的口了。
第88章 要看戲了
喜宴喧喧嚷嚷, 那辦喜事的小院里頭外頭擠塞了好些人,下灣村幾個婦人溜到了灶房里,看看這外頭來的人整治些什么菜色。
趙大娘大大方方讓她們瞧去,倒油穩定發揮, 只心里念叨, 下回還是買了豬板油來煉豬油, 哪家好人用清油炒菜的。
掰碎的茄子叫熱油一炸,煸得紫皮軟塌塌,蒜末一擱,舀勺黃豆醬,那香味刺撓得人心癢癢。
旁邊爐子上燉了肉, 茄子干在肉湯里逐漸飽滿,吸足了湯汁, 味從沒蓋緊鍋子里溢出, 直往人鼻子里鉆。
灶臺那總有兩口大鍋, 一鍋炒了茄子又燉上了魚, 白花花的豆腐切成片, 還灑了一把紅辣子,咕嘟起泡。
另一口鍋蒸了紅棗饃, 還有一大盆的蒸蛋, 雖說是鴨蛋, 可跟雞蛋差不了多少。
少不得自家地里頭種的豌豆、扁豆、絲瓜、西葫蘆, 湊了八樣菜, 頭一次出門掌勺可不能叫其他人看笑話。
那些下灣村的婦人扒在門邊,眼巴巴盯著, 有個婦人摸摸自己的嘴,好懸沒留口水。她伸著脖子往前, 眼往爐子上瞟,嘴里問,“你們這來給做飯,收不老少啊,擱那老些油還有肉。”
“可不是,比俺爹前頭過五十大壽,請的那幾個伙夫架勢要利索,你聞這味,哎呦噴香的。”
趙大娘忙擠出笑回她們,“這不單請的,俺們跟鼓匠送親的都連一塊,那院里院外掛紅掛燈的,更別提這碗筷油鹽菜是自個兒出的,不給主家添麻煩,一一算來一二兩錢,俺們這也沒啥賺頭,只算個腳費。”
她說話客氣,又帶著笑,倒是讓存心挑刺說嘴的那幾個婦人收了嘴,琢磨起人家的話來,倒真沒啥。
“你們只接辦婚事,那頭生兒,爹娘大壽給不給辦的?辦一場跟今兒個這樣的,得要多少?”有個婦人走進門檻里問。
趙大娘指指外頭,“俺就是個幫廚的,這你得問外頭,瞧見那穿毛藍布高高瘦瘦的女人沒?那是俺們的主事東家,得她牽頭搭橋俺們才好來做。”
“阿,這是主事東家阿,害,俺還當陳家哪門子的親戚嘞,瞧著歲數可輕,蘭子,快俺們過去問問,你不還說給你老娘辦個壽,這吹吹打打多好聽。”
幾個婦人忙走過去尋,姜青禾正瞧師婆念打煞詞,自個兒也念一遍,“吉日良辰,喜神來臨。寶鏡一圓,惡煞遠遁。”
聽到背后有人喊她,姜青禾忙笑著轉過身,“幾位嫂子有事不?”
“俺就想問問,你們這給辦頭生兒、娃十二歲過生和大壽宴不,得要多少個錢?”婦人把她拉到一邊問。
姜青禾說:“自然是辦的,只是家里要掛紅披彩來一番不,那得貴些,一兩銀往上了。如果只要吹吹打打和掌勺做飯的話,八百個錢左右。”
“但錢也并不是一口咬死了的,比方嫂子你家里人少,只想叫幾個鼓匠吹打番,做菜也只需十來個人吃,那還能再減點。可若說請了二三十人,做好些個大菜,那錢又得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