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以放雛鴨,稻子開始結籽后,鴨子就得趕出來,不能再下田。”
姜青禾想起自己的故鄉,那是個很有名的水鄉,稻田養鴨幾乎成了常規操作。每家都有稻田鴨,反而要是誰家沒養的,還會被天天追著問。
她其實不會養鴨,可她耳濡目染那么些年,知道稻田養鴨的訣竅和好處。原本以為忘記了,可今天一想其實好多事情都沒法忘掉。
她晝夜沒睡,可說起這事來還是精神奕奕,“雛鴨最愛吃稻飛虱,雖說我也不曉得一只雛鴨一天能吃多少兩飛虱,可我曉得,只要雛鴨進了田,飛虱肯定活不了多久。”
“到時候蟲子沒了,又肥了雛鴨。”
姜青禾祭出一個殺招,“鴨糞能肥田,以前在我們那,有句老話說:鴨子宿一夜,可肥三年田。”
吃蟲肥田,這四個字眼落在大伙耳朵里,就跟清水河此時漲水泛濫般,滿是不可置信。
“有啥好不信的,”徐婆子著實聽不下去了,她轉過身用手指著自己的臉,“瞅到俺了沒?俺是誰,俺是村里養鴨大戶,你們不聽青禾的,那就聽聽俺的。”
“鴨糞肥不肥稻田俺可比你們曉得多,俺養了那么多鴨,鴨糞都混在土里燒了填進稻田里,頭幾年不覺得,可最近這些年,每年都能多出一斗的糧,那是為啥,可不就是鴨糞肥田嗎?不信拉倒,以前俺都不往外說的,”徐婆子一股腦說完話坐下。
姜青禾立即接下去說:“養鴨除了吃飛虱,最好的是啥你們曉得不?”
“啥啊?”
“它也能治蝗蟲阿!”
要說飛虱吧,姜青禾雖然厭惡,可心里并不害怕。但是蝗蟲,種田以后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她心里都發怵。
它不像螟蟲只吃幾種農作物,也不像飛虱,最喜歡在稻子里打窩,蝗蟲它可是雜食,幾乎大部分的農作物都逃不過它的啃食。
蝗蟲過境,寸草不生。
姜青禾沒見過蝗蟲的都害怕,更別提底下坐著的眾人,他們可都是經歷過蝗蟲的,一提起這來恨得牙癢癢又無可奈何。
本來堅定地反對稻田養鴨的那些人,此時心里忍不住動搖,更別提有些還搖擺不定的。
忍不住想,養吧,養鴨可比養豬要便宜,又能下蛋又能吃肉。
徐婆子抓準機會說:“以前俺賣雛鴨賣八個錢一只,眼下大伙不好過,叫俺不給錢白送是做不到的,五個錢一只要是能成就拿走吧,再少俺日子也甭過了。”
說實話也正趕上時候了,她立夏邊才開始孵雛鴨,母鴨孵蛋得一個來月才能出小鴨仔,正好在端午邊上。
但是剛孵出來的小鴨,沒法子立即下水,這個時候它們的蹼掌和腿骨都沒長好,一下水過不多久就會死。
徐婆子得專門將這群鴨子放在盆里喂上七八天,再放水到盆里讓雛鴨刨游,眼下正是雛鴨健壯,能下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