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鑾車停在正陽門前,華蓋掀開,露出一張依然清雋斯文的臉。
百官心潮澎湃,齊聲撲跪在地。
“臣等恭迎陛下凱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各排一列,個個衣冠齊整,聲勢浩大。
山呼海拜過后,前方傳來一聲清冽的免禮。
眾臣喜滋滋起身,迫不及待抬眸望去,卻見那巍峨的帝王牽著一位明艷端方的姑娘立在正陽門前。
午陽熾艷,映得那張清致明秀的臉,如國色無雙。
這不是當年那位御前女官,李鳳寧么?
明眼人都曉得這位是皇帝心尖人,此去西北,打了勝仗不說,總算將喜歡的姑娘捎了回來,喜上加喜。
只是內閣大員先是一喜,旋即眉頭一皺。
不對,這不是東華門,這里可是正陽門。
裴浚攜李鳳寧回宮,百官很高興,可惜走錯了地。
只有皇后才能從正陽門入宮。
李鳳寧,走不得正陽門。
第78章
負責今日回宮禮儀的是新任禮部右侍郎孔云東,此人乃孔夫子第五十二代世孫,新一任衍圣公,在民間與太學生中威望隆重,何楚生致仕后,禮部便由他和石楠與袁士宏搭班子。
他見裴浚牽著李鳳寧停在正陽門前,快步上前來,朝皇帝施禮道,
“陛下回鑾,京城上下無不歡欣鼓舞,臣等盼陛下如長夜盼曙光”
先是一陣歌功頌德,隨后眼神往鳳寧身上落了落,話鋒一轉,
“敢問陛下,這位李姑娘是”
年輕的皇帝攜勝而歸,眉宇間隱含一抹劍鞘之氣,渾身威赫逼人,他素來敏銳,瞄一眼孔云東就知這位禮部侍郎心里琢磨什么,
“孔愛卿熟讀經史,當知唯有皇后方能打正陽門入宮,朕又不糊涂,既然帶著人來,就是要告訴諸位愛卿,朕要立李鳳寧為皇后。”
這話一落,群臣沸然,臉上的不滿和震驚已然掩飾不住。
嗡嗡聲響了一陣,最后壓力均堆在首輔禮部尚書袁士宏身上。
袁士宏是裴浚的恩師,唯有他有資格質問皇帝,袁士宏靜靜瞥了一眼鳳寧,心中十分為難,李鳳寧出身太低,豈能坐鎮坤寧宮,這簡直是無理取鬧,可他又深知裴浚從不是無理取鬧之人,兩廂焦灼下,耐著性子,溫聲確認一句,
“陛下,您當真要立李姑娘為后?”
裴浚理了理衣袍,直視前方,語氣慵淡,“金口玉言,豈能有假?”
孔云東見裴浚連袁士宏的面子都不給,仗著衍圣公的身份,有些惱了,
“陛下,恕老臣直言,這位李姑娘的父親堪堪一九品末流,立她為后,恐被人笑話”
只見皇帝眼風掃過來,涼涼道,“你笑一個給朕看看”
他說這話時,身后的彭喻和燕承面無表情轉了轉腰刀。
孔云東打了個激靈連忙搖頭,心中生了幾分膽怯,放軟語氣勸道,“陛下,您喜歡李姑娘,極盡寵愛,臣等毫無異議,可立后要慎重呀”
裴浚眉棱沉沉壓著,逼近一步,“你嫌他父親官職不高,聲名不顯,那朕也實話告訴你,李家對不起她,朕還不樂意讓李家沾她的光,即日起,她可以不姓李,皇后金冊上就寫鳳寧二字你若要問她打哪兒來,那朕也告訴你,她與你一樣是娘胎里來的,孔愛卿,你還有要問的嗎?”
孔云東被他劈頭蓋臉一陣叱喝,面上有些掛不住,支支吾吾道,“可是陛下天子無家事,立后不能兒戲”
裴浚盯著他的眼,面色轉寒,“朕是在跟你們商量嗎?”
那一臉的佛擋殺佛神擋殺神,明明白白寫著,沒有商量的余地。
孔云東話終究咽在嘴里,退開數步,輕輕瞟了一眼站在最前的幾位閣老。
首輔袁士宏凝眉不語,次輔梁杵無可無不可,其余人暗中交換眼色,沒有人站出來說話,這些閣老哪個又不是明白人,朝臣換了一波又一波,從來沒有哪位大臣成功讓裴浚低過頭。
再看皇帝身后,剛從戰場上浴血而歸的禁衛軍,個個面容肅整,氣勢凜凜,尤其是那彭喻,手已扶在腰刀,仿佛只要皇帝一個眼神,他能立馬拔刀砍人。
誰會蠢到跟自己腦袋過不去。
即便再不滿意這個皇后人選,卻也無可奈何。
既然無可奈何,那么還不如拼一份榮寵,跟皇后討個彩頭。
于是,就在百官一片緘默下,最擅長逢迎鉆營的王琦幀率先迎出來,高聲朝鳳寧下跪,
“臣恭賀陛下凱旋,恭迎皇后娘娘回宮!”
王琦幀這一起頭,禮部左侍郎石楠緊隨其后,其余官員也陸陸續續俯首下拜,很快正陽門前烏壓壓跪了一片,只剩幾位內閣閣老,梁杵第一個跪下去,再然后是其余輔臣,最終袁士宏長嘆一口氣,長揖而跪。
鳳寧裹著那件孔雀翎的皮襖,握住裴浚,心里有一種千帆過盡的平靜,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怯懦無助的女孩,見過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