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相信她。
并且希望她閉嘴,然后離開這里。
第4章
薄莉回到自己的帳篷后,久久無法入睡。
埃里克絕對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不會有那么可怕的恢復力。
更可怕的是,他明明會說話,卻不發一言,仿佛一個沉默的瘋子。
薄莉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穿越前做了什么事情,才來到了這里。
可她好像什么都沒做,只是把登山包扔到后備箱,躺在后座,隨便點開了一部電影,一邊看一邊等朋友過來。
那部電影有些年頭了,節奏有點慢,她看了一會兒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已經播了一半了。
只見男主身穿黑色長大衣,頭戴黑色禮帽,帽檐下面孔模糊不清,正站在一位盛裝打扮的女士后面,緩緩戴上黑色皮手套。
就在薄莉以為,這是一部十九世紀愛情片時,男主突然從后面勒住那位女士的脖頸,毫不猶豫地絞死了她。
等人們發現時,她已經被丟進了宴會的鍋爐里,頭顱被煮得軟爛不堪,蕾絲裙擺在肉湯里漂浮不定,仿佛湯面凝結的油脂。
薄莉:“……”
她停下了點外賣的手。
也就是這時,她終于注意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歌劇魅影》。
薄莉:“???”
她上網搜了一下才知道,這是恐怖片版《歌劇魅影》,拍攝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導演在里面加了大量血漿飛濺的鏡頭。
原作里,男主愛上了巴黎歌劇院的芭蕾舞女演員,一邊傳授她歌唱技巧,一邊威脅劇院經理,讓她代替當紅女高音登臺演出。
女高音當然不肯答應。于是,在她表演的時候,男主不知用了什么辦法,竟讓她當眾發出青蛙似的怪叫,在觀眾面前顏面掃地。
到了這部電影里,男主直接用套索把女高音絞死,丟進了鍋爐里。
原作里,男主雖然挾持了女主,把她關押在地下迷宮,強迫她和自己在一起,但被她吻了一下后,就放棄了這一極端的想法,愿意成全她和男配。
這部電影里,男主更像是沒有人性的怪物,暴露真面目時,也不再是揭下面具那么簡單,而是硬生生撕下了自己的面龐。
直到最后,他也沒有被女主感化,隨時準備與她同歸于盡。
當然,女主也沒有吻他,而是把他燒死在了地下迷宮里。
但就像大多數歐美恐怖片一樣,這部電影一點也不恐怖。
薄莉看了一會兒,就點開了外賣軟件。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只是中上水準。歐美拍的恐怖片一向如此,沒有任何心理上的壓迫感,只有洶涌的血漿,露骨的鏡頭。
但這一切,是建立在她活在正常世界的基礎上。
……要是她穿到了恐怖片版《歌劇魅影》里,那可比東亞恐怖片要嚇人多了。
畢竟,在東亞恐怖片里,只要不犯鬼神上的忌諱,基本上可以相安無事。
但在歐美恐怖片的世界里,死亡的原因可就太多了。
家里有個不愛說話的弟弟;媽媽出過軌;去野外露營;在公園里聚餐;和男朋友參加派對,并接了一個吻。
都有可能成為被變態追殺的理由。
薄莉越想越毛骨悚然。
她再也不說歐美恐怖片不嚇人了。
她以前究竟過著怎樣太平的生活,居然覺得被變態追殺不嚇人!
薄莉半晌才勉強壓住恐慌的心跳。
就算埃里克戴著面具,會唱歌,會腹語,會變魔術,也不一定是劇院幽靈,更不一定是恐怖片版劇院幽靈。
再說了,萬一她穿的是原著呢?
……好像也沒什么區別。
原著的男主也是個瘋子,女主不跟他在一起,就要炸了巴黎歌劇院。
音樂劇的男主似乎正常一些,實際上也不太正常,催眠女主,綁架女主,差點吊死女主的未婚夫。
唯一的區別是沒打算炸掉歌劇院,但被逼急了也說不定。
薄莉只能安慰自己,她的名字叫波利·克萊蒙,這里也不是巴黎歌劇院而是馬戲團,跟《歌劇魅影》一點關系都沒有。
退一萬步說,就算埃里克真的是劇院幽靈,也不會為了她炸翻巴黎。
想到這里,她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薄莉就醒了——這具身體似乎有穩定的生物鐘,她睡眼蒙眬地坐起來,掏出金懷表看了一眼,才五點半。
她剛要躺下來繼續睡,忽然一個激靈坐起來,把金懷表塞回了束胸布。
急救包還在外面。她在帳篷里轉悠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適合藏它的位置,最后只能把它埋在臟衣服堆里。
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她必須找到一個更好且沒有酸味的位置。
這時,外面的人也醒了,數不清的嘈雜聲音涌了進來——雞鳴聲,鳥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