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王:“不要緊,太子的士兵訓(xùn)練有素,虔敬知禮,看上去每一個都不同凡響,實在是讓孤敬佩。”
路過的一個士兵聽見這番夸獎,直覺得身心舒暢,不自覺地把脊背又挺直了一些。
他還聽見有百姓猜測他們都是昭國的貴族官宦出身,不然不會這樣舉止從容。其實呢?其實他們大部分人在一年以前還在荒城中像野獸一樣生活。
會選擇留在澹臺蓮州身邊的,絕大多數(shù)是像他這樣無家可歸的庶民甚至賤民。
短短一年時間,他們不光被太子教授了武藝,甚至還學(xué)會了不少字。
沒錯,識字。
出發(fā)以后過了幾天,因為無事可做,有兩個一直看彼此不順眼的士兵差點起了小摩擦。太子調(diào)解以后,突發(fā)奇想,親自教他們識字,每天半個時辰,不多,一天教一兩個字,講得深入淺出,大家都愛聽。
有了這項“娛樂”,占去插科打諢的時間,大家就是比也是比誰學(xué)得好,打架也不打了。
他住進屋子里以后就得意洋洋地把這事給同伴講了。
同伴嘿嘿一笑,說:“我也是,今兒我看到那些人睜圓眼睛,用那種敬仰的眼神看著我,我心里頭可真舒服。”
這種對于自身品德提升的得意感染了隊伍里的每個人。
不需要用鞭子警告他們,他們自發(fā)地想要維護太子為之搭建起來的尊嚴(yán)。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他們已經(jīng)再世為人了。
剛整理好,院子里飄來一股引人流涎的肉香。
大伙循著味道找過去,發(fā)現(xiàn)是趙蛟在吃肉,餓狼般圍過去分食,一陣嘻嘻哈哈,不分尊卑上下。
負責(zé)在驛站接待他們的韋國小官見了,不免困惑不已:
這個昭太子的人馬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說他們不守規(guī)矩吧,但是進城的時候比哪支軍隊都要更加的令行禁止、紀(jì)律嚴(yán)明;你說他們守規(guī)矩吧,那個將士買肉回來,自己吃獨食,也不獻給太子,他手下的士兵還敢大咧咧地來問他要肉吃,然后他也笑哈哈地給了。
澹臺蓮州住在樓上廂房,聽見吵鬧,他推開窗戶。
韋國小官心想,可是要叱責(zé)他們了?
卻聽見昭太子寬厚慈愛地對士兵們高聲叮囑說:“趙蛟,少喝點酒,晚上韋王設(shè)宴,別到時候失態(tài)。”
眾人齊聲笑答:“遵命!”
傍晚,澹臺蓮州簡單梳洗以后,換了一身合乎太子身份的禮服,配上高冠和環(huán)佩,帶著喝得微醺的趙蛟等人去到韋國王宮。
他行過處,宮女紛紛臉紅羞怯,把頭低得更深。
在進行了基本的外交禮儀之后,韋王招待他們喝酒吃肉,欣賞歌舞,旁邊還有韋國的貴族和清客坐旁相陪,吟詩熱宴,使場面不至于枯燥無聊。
宴會的空氣漸漸變得稠密起來。
澹臺蓮州也喝了幾杯酒,他的酒量如今是越來越好了,酒酣耳熱之際,他與大自己十歲的韋王稱兄道弟,聊著聊著,得知一件事,詫異地道:“啊?我們昭國是第一個路過的?”
“可昭國離黃金臺甚遠啊。”
韋王醉醺醺地道:“當(dāng)今世道,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捐禮讓而貴戰(zhàn)爭。1”
“嗝,孤都沒想到你們昭國竟然還讓尊貴的太子親自去參加喪禮。”
說完,他自覺失言,趕緊閉上嘴巴。
第57章
理所當(dāng)然地。
昭國第一個到達黃金臺。
澹臺蓮州沒有趕路,他掐著時間,不快不慢,途中路過了幾個小國。他還心存僥幸地想:或許是因為有的國家在不同方向,所以走不同的路吧。
在韋國得知自己來得太早,他還特地放慢速度,結(jié)果仍然是第一個到的。
新任的周天子是前一任的弟弟,在昭太子進城的第一時間,他就聽說了消息。
這些諸侯國的不敬之心昭然若揭!他腹誹:一個個都拖拖拉拉,這么晚才到。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一下自己的權(quán)力,讓諸侯國見識一下誰才是天下與禮儀的中心。
尤其是這個昭國,尤其是昭太子。
這兩年來名聲太盛了。
是在做什么呢?
又是殺妖魔,又是敗幽師,又是廣納賢士,又是與民同樂,甚至還有最新的傳聞,說他隨身的親兵也不同凡響,紀(jì)律嚴(yán)明。
近十余年來,這位昭太子蓮州可算是最出風(fēng)頭的人了吧?
他聽過關(guān)于澹臺蓮州太多的故事了。
其中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百姓之間傳得很廣,說他路遇一位老翁,老翁責(zé)罵他,他卻向老翁道歉,秋收時,還親自去為老翁下地干活兒。
他嗤之以鼻,覺得多半是假的,或是裝模作樣。
他們這樣身份尊貴的人,哪有空跑去那等泥濘的田間,還冒出來個老翁。
他認定昭太子蓮州是個很會自我吹噓的人。
所以,他決心要給澹臺蓮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