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珠不想去深思那些話,卻又分明其間暗示的意思:她不知珍惜。
她們似乎忘記了當初她是如何嫁給衛陵,便是那時再不堪,現今全成了她不識好歹,亂發脾氣。
畢竟衛陵對她的溫柔體貼,人人目睹。
連最親近她的蓉娘,也是這般認為。
“他對你多好,到底是哪里不如意呀?他整日在外忙,你瞧他累得人沒睡好,眼青成那樣,回來你還給他臉色瞧,再好的夫妻情分也給作沒了。”
難道不是他強求的嗎?
曦珠垂眸,心間苦澀。
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需別人來替她選擇。
雖耳覺聒噪,但知她們是為了自己好。
她也就沒有說話,只以沉默相對。
而再次回來的他,實在為她連日的沉悶擔心,提議道:“這里離街道很近,不若今日出去吃,我們去逛逛吧。”
他記得,她喜歡逛街。
他也許久未陪她逛過了。
但她仍沒聽到他的話似的,打開了新送來的食盒。
坐下桌邊,執筷吃了起來。
衛陵抿緊唇,拿起了另外一雙筷子。
夜里夫妻同床,卻又離心。
他的提議,曦珠并不應允,但是自己出門了。
在第三日,她的身體好全時。
快至傍晚,她對蓉娘說:“我想去藏香居看看。”
青墜緊隨身后,著急說道:“等三爺回來了,陪夫人去外頭逛。”
她沒有管,在要踏出院門時,卻被守在那里的親衛攔住。
親衛畢恭畢敬地道:“夫人,三爺說近日外邊不太平,還是不要出門的好。”
是真的不太平。
還是他的一面之詞,打著為她好的旗號。
曦珠只輕輕地說了一句話。
“若是不放我出去,等他來了,我讓他撤你的職,你說他會不會聽我的?”
親衛哪敢賭啊,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瞧出三爺對夫人的遵從。
“你不放心的話,跟著我一道就是了。”
可她又說了這樣一句,不愿為難這些人。
而后看著親衛領頭點了幾個人,要跟著暗中出行,又讓一個人快些先走,奔去的方向是軍督局。
是去給他通風報信了。
曦珠并不在意,彎腰進到有些悶熱的車廂。
蓉娘青墜先后上去。
馬車緩緩行走起來,是更衣之后的親衛駕車。
她道:“去武南大街。”
后日就是端午,街上多在販賣雄黃酒、艾草菖蒲、粽子五黃……雖看上去人來人往,但因先帝近日前的駕崩,與去年相比,要蕭瑟不少。
便連天氣也陰沉,深淺不一的烏云被風吹得慢動。
去年?不是的。
當時他在北疆打仗,同樣以為她好的名義,不允她出門。
那時的她,相信了他。
馬車停在曾經藏香居所在的地方。
現今的店鋪,已更換了兩年的牌匾,名叫“馮記生藥鋪”。
門口擺了一個攤子,上面鋪滿用藥草制成的香囊,色彩各異、花樣繁復,用以驅逐毒蟲毒蛇。另外一把把被紅繩系好的艾草。
幾個婦人正在翻揀挑選。
一個脖掛汗巾的壯漢從鋪子里走出,手里提著兩袋藥,又一個拄拐的老叟顫巍巍地拿著一張方子,進去抓藥。
曦珠看了好一會兒,終放下靛藍的簾子。
蓉娘疑惑怎么來了這里,藏香居失火之后不得不閉店,老爺留下的最后一份產業算是燒毀了。
但見姑娘低落的神情,她便在心里嘆息一聲,沒有問出。
她隱約覺得姑娘和三爺吵架,其間有許多事瞞著她。
可有什么,是連她這個從襁褓開始,陪著長大的乳娘都不能告訴的?
在這個世上,她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都沒有。
便要尋酒消愁。
在去酒樓,步上二樓時,遇到了一個穿豆青水紋春衫、滿頭珠翠的貴婦人。
曦珠認了出來,是衛陵好友姚崇憲的夫人。之前的幾次宴會見過。
但這次,當人再跟她笑著招呼:“三夫人也來這處用飯嗎?只一個人嗎,不若一起?”
她并未應答一聲,便徑直從姚夫人的身邊走過。
蓉娘和青墜覺得尷尬,可不好代替應聲,只得跟著上樓。
暗中的親衛想的卻是:只要別欺負到夫人的頭上,他們不會出手,至于夫人欺負別人,也是三爺墊著。
周遭眾人觀望此景,有些暗下謔笑。
能在這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花銀子的人,不是當官的,也是家有財富的。
姚夫人難堪地臉面全掉地上,幾乎咬碎了牙,在心里嘈罵:不過是個靠姿色嫁進公府的!
可光有姿色有什么用,還不得靠丈夫,才能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