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南洋鬼市
終于出了貨,再不用背著那瓶瓶罐罐了,真是暢快。從沈氏當鋪出來,封門仙心情大好,正覺腹中饑餓,四人便到一處食肆坐下。
老洋人有一肚子的問題要問,眼看四下無人,便再也按捺不住了,忙道:仙兒姐姐,那蜈蚣毒液怎么值那么多錢啊?
其是鷓鴣哨也忍不住好奇,封門仙眼看三人眨巴著眼盯著她,也就打開了話匣子,道:歷來我輩寶貨仙丹入了沈氏之手,便由得他們倒賣,至于他們是自家賣了,還是賣給別的商行,我們從不過問。不過,想來這蜈蚣毒液,無非賣給大煙販子之流。前朝里鴉片橫行,食者無數,到了現在,不少人還在做這營生。不過是重調新制,更名改姓。江湖上有專做此營生的門派,說起來這些人還略懂醫理,知道如何萃取耦合。
啊,那這豈不是害人嗎?花靈大驚到。
封門仙到不以為然,她道:此物價高,又沒有別的藥用,若是有人為此一擲千金,多半是達官貴人軍閥老爺,既是他們要自己戕害自己,那也是他們的事,與旁人無關。
鷓鴣哨聽著,只覺得這女子頗有些嫉惡如仇的性子,聽她話中言語,似是對為富不仁的顯貴們嗤之以鼻。
會不會有人買了那東西去給人下毒啊?老洋人追問道。
這平常毒藥,不過十幾二十錢,誰要下毒還下那么大的本錢?封門仙問。
這倒也是。老洋人深覺有理。
不想封門仙又添了一句:不過聽聞南洋鬼市經常有人專收毒物,用以制蠱,這蜈蚣毒液要是賣給他們,便更得好價。
南洋鬼市?
鷓鴣哨知道有商行專門做這盜墓一行的生意,這些商行往往養著專門的鑒寶之人,傳聞這些人常年練的是陳玉樓那般的火眼金睛,凡是古物明器到了他們手里,一看一聞便知道真假。此外,這些商行還多配船隊,大抵是因為海外商行出價更高,亦或是在中原交易容易引來各山各派爭搶。此間生意百年來已成氣候,其中以南洋之地最為活躍,不過近年來據說也有遠渡重洋送去大英與花旗國的。
搬山一派不碰明器,鷓鴣哨也從不與這一行的人來往,以往不過有所耳聞。此刻聽封門仙說來,想起她門派多與綠林生意人有往來,倒不如聽她講講這明器寶貨出貨一事上的關竅。
難不成是鬼買東西?還是鬼賣東西?老洋人詫異到。
這世上沒有鬼,有的只是打著鬼神旗號做事的人。鷓鴣哨說,世間人忌憚鬼神,被那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往往以鬼神之說作為障眼法,好在暗處行些見不得天光的事。
師兄所言甚是,封門仙接到:這所謂的南洋鬼市,其實就是個黑市,做的多是走私煙土,倒賣奇珍的事。中原也不乏這樣的地下買賣,只不過南洋文化與漢人不同,買賣上的喜好也自然不同。我輩若是出貨明器,大多是給富商巨賈作為私藏,所以摸金卸嶺,入了明樓多是尋找那值錢的古玩字畫一類。偏這南洋不同,金玉寶器各有形制,漢洋不相通。但若是那稀奇古怪之物,倒是能賣上好價錢。一來是圖它獨一無二,就拿這六翅蜈蚣來說,恐怕天下僅此一只,若論稀奇,可不比金玉寶珠稀奇多了。二來,南洋有小國,崇蠱毒之術,自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無不推崇。有專修那南洋邪術的,往往遍尋毒物,這劇毒的蜈蚣于他們,可是值千金萬兩。三來南洋須臾之地,尺寸之邦,民風簡陋,食古不化。民間有崇尚邪物之風,認為越是邪蟲毒物,越是能夠辟邪保平安。其理其實還是生克制化之理,就像在那瓶山里,六翅蜈蚣出沒時,小蜈蚣必然散開,不敢爭鋒,五行造化,就是如此。若得了這六翅蜈蚣身上寶甲,供奉宅中,必定是驅蟲逼害,百無禁忌。
鷓鴣哨聽這女子一言,看她也通生克制化五行之道,倒是頗有見識。他早就聽聞南海有國,遍地群蛇亂舞,若是供了這天下奇珍的蜈蚣在宅中廳下,自然落得庭院清凈。如此想來,也信了那金學究之言,想他到底是生意中人,若非知道有人肯為此競相出價,又如何能如此痛快一擲千金。
老洋人和花靈聽了這半晌,對封門仙生出崇拜之心來,三人年齡相仿,她非但獨身闖蕩江湖,竟有如此見識博學。
哎,仙兒姐姐,我聽你跟那個金學究算賬,算了那么多錢,怎么卻沒見你拿著錢銀,銀票也沒有。就一張小字據,那么多東西,你不怕他們聚寶山的人跑了嗎?老洋人問道。
財帛之事,莫要問于人前。鷓鴣哨沉聲道,隨即環視了一下四周,看沒人注意他們這才放松。鷓鴣哨行走江湖多年,深知這綠林中人因財惹禍的比比皆是,江湖上害人最多的就是金銀財帛。
更何況,仙兒姑娘不是說了嗎,這聚寶山始于明代,已經流傳千百年,便是我們剛取回來的武器機擴,也已經在鋪里存放了百年。想必是正經的生意,如何就能跑了?
封門仙拍了拍鷓鴣哨的手,看他也未免太正經了,便道:師兄無需認真,老洋人只是好奇。需知這沈字號中原有二十七店。我換得的錢銀,九分皆歸書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