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凈,左手邊是墨綠色的一套洋座,右手邊是梨花木的一套前朝桌椅,保養得宜,木質溫潤。整個大堂無窗,卻亮如白晝。墻上頂上都有燈罩,卻無火無煙,不知點的是什么。
鷓鴣哨心道,這絕非當鋪,卻不知道是個什么所在。他著意留心了好一會,想看看哪里有沒有暗藏著什么江湖招牌信物,卻一無所獲,不禁也好奇起來。
見封門仙進來,一位老先生立刻起身行禮,兩人倒像是舊相識。只見封門仙稱了聲金學究,倆人各自行禮。隨后一名童子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徑直接過鷓鴣哨身上的筐子,鷓鴣哨原本要阻攔,卻又怕壞了人家規矩。看封門仙神色如常,也就也放下心來。
一行人隨著那學究走到了一間偏房,雖是偏房,卻暗藏富貴。四人及那學究在長桌左右坐下。之前那童兒將封門仙帶來的一應物件一一擺放整齊,又有幾個童兒魚貫而入,在桌上放了些點心茶水。
封門仙端起茶來喝了一口,隨即面露笑意。那老學究笑道:小姐還是喜歡這猴魁,絲毫未改。
封門仙見了這老頭像是見了老友一般。兩人話了幾句家常,無非說些時局紛亂,天下動蕩之類。
未請教這三位英雄是?金學究對搬山三人行了個禮,他身軀肥胖,站起來搖搖晃晃,禮數倒是周全。
鷓鴣哨正要試他,便依江湖規矩自報了家門,沒成想那胖老頭一聽他是搬山門人,竟不先報自家家門,而是喚了個童子來,在他耳邊悄聲叮囑了一番。
眼見那童子去了,金學究這才對鷓鴣哨一欠身,抱拳道:老朽失禮,少俠莫怪,只是貴派門人有要緊之物托在我處已久,這才吩咐童兒取來,失禮失禮。貴派隱于綠林,怕是已經有數十載沒有在江湖上現身了,大概也不記得老朽這一門營生了,少俠且聽。
隨后也報上自家家門,道:
躬耕好廣萬金玉,德源散財千車銀。出海通番觸朱門,聚寶深藏在周莊。
鷓鴣哨聽罷,心中嘖嘖稱奇。于是立即起身,抱拳行禮,道:原來是聚寶山的前輩,晚輩失敬,實在無禮。
這一條切口聽得老洋人和花靈云里霧里,封門仙對那金學究略略頷首,便道:
師弟師妹有所不知,這里是聚寶山的一處分舵,我輩得了金玉寶器靈丹妙藥,只需在此換成金銀。這聚寶山也算不得門派,乃是元末富商沈萬三老前輩的營生。沈萬三老前輩躬耕起家,辟田宅,累金玉。后受汾湖富商陸德源的青睞,東走滬瀆,南通浙境,通商海外,乃成富賈。因他生財有道,民間傳言他有一寶物,名叫聚寶盆。傳說聚寶盆里放進一支金釵,能取出一大把金釵;放進一只銀元寶,就能取出一盆銀元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才得富甲天下。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因為富可敵國,草莽出身的明主朱元璋容不得他,便將他發配云南。沈萬三長于周莊,至今還有后人在那里居住經營。沈萬三也算得半個江湖中人,他發家之時,為綠林豪杰我輩同道,銷了不少珍奇寶貝于海外。沈家雖家道中落,這沈字號卻流傳至今,經千年而不衰。
搬山三人無不嘖嘖稱奇,想來這江湖之大,不知道有多少他們沒見過的奇人異士。
只見那金學究連連點頭,前番封門仙的解釋,聽得他如癡如醉,這才說到:正事要緊,小姐此番所得,容老朽細觀。說罷便從面前拾起那書箋,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
那本是封門仙事先寫好的書箋,以便商行買賣所用。只見那老頭讀完拍案而起,驚道:小姐好本事啊!老朽竟不知這天下還有千年的蜈蚣,竟一應讓小姐除去。老朽無才,只知道當今綠林,再尋不得小姐這般通天的本事,真乃江湖第一高手啊。
封門仙聽了,連忙道:學究過獎了,那日若非搬山魁首鷓鴣哨相救,小女早就死在那瓶山丹宮了。
只見那學究上下打量鷓鴣哨身骨,連忙稱道:老朽眼拙,還請英雄原諒則個。老朽只道這封家有通天的本事,卻渾忘了貴派乃綠林首屈一指的一門豪杰,失禮失禮。單看少俠體魄,便知內功深厚,武藝超群,有乃祖遺風。哦,不不,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
鷓鴣哨被他夸得面上發燒,連連拱手,想來這畢竟是在商之人,說話真是要多好聽有多好聽,讓人頭皮發麻。
眾人客套一番,只見這老頭從懷里掏出一本,隨即如念經一般,與封門仙有問有答。
千年蜈蚣毒液九十品,市價五十,共四千五百大洋。
老洋人聽了倒吸一口冷氣,這蜈蚣毒液竟如此值錢,就那幾十個小竹筒,竟然值這么多錢?!
封門仙卻只是略略點頭,那老頭繼續唱念到:千年蜈蚣赤丸十顆,不知小姐如何分法?
封門仙說:五五。只見那老頭筆走龍蛇,嘴里念叨:千年蜈蚣赤丸十顆,五顆歸青囊,五顆出市,此物有市無價,若得小姐首肯,老朽便大膽一估,如何?
封門仙點了點頭,那老頭面露欣喜,道:千年蜈蚣赤丸,單價一萬,共得五萬。
眾人雖知道那六翅蜈蚣世間絕無僅有,卻不知道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