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便掏出了份前天的《內蒙日報》——這是在博客圖鎮能買到的時間最近的一張報紙了——將報紙推到林雪松面前,他指了指報紙第二版上刊載的一篇書寫大興安嶺森林采藥見聞的文章,笑著道:
“這篇文章的作者林雪君同志,就是我們此行最大的目的,也是促使我們走出報社、走進人民群眾的動力。”
“……”林雪松挑眸瞪眼看了看小王,又看了看小丁,接著捧起報紙,凝住了文章落款上的名字:
【呼色赫公社第七生產大隊獸醫林雪君】
居然是小梅?!
手指輕輕拂過妹妹的名字,林雪松砸吧了下嘴。
他天天在河南跟著部隊開壟、播種、除草、收割,加上壘大墻、脫大坯,白天干活,晚上倒頭就睡,大半年幾乎沒怎么關心過除國家大事外的事,更沒讀過什么文章、了解過什么新崛起的人民作家。
爹媽給他打電話光叮囑他給妹妹買東西送錢了,怎么沒跟他講一下,妹妹已經是個在報紙上刊登文章的作家了呢?還是獸醫!!!
之前他每次在電話里、信里問爹媽妹妹的情況,他們就回個幾句‘挺好’‘適應得還行’‘比之前成長了’,妹妹的成就真就一點不說啊!
這合理嗎???
搞半天,全世界都知道妹妹又寫文章又當獸醫,就他這個當哥的不知道啊。
扁嘴。
速讀兩句文章,他又忍不住喜笑顏開,嘖嘖,寫得還怪好嘞。
一想到當初那個穿著開襠褲跟在自己身后‘哥長’‘哥短’的小胖丫頭,居然都會遣詞造句了,就覺得有些想笑呢。
摸摸下巴,他越看越笑,除了‘驕傲’之感越漲越多之外,還覺得好玩。
在他的印象里,妹妹還始終是個孩子呢。
現在都這么有文采,這么有思想了啊。
嘖嘖,哈哈……
“是不是寫得很好?”小王見林雪松一讀起來就停不下來,瞬間覺得與有榮焉。
果然他推薦的好文章,誰讀誰喜歡啊!
“這位林同志很厲害的!幾個月前開始第一次投稿給公社的廣播站,還有一些市鎮小報之類,現在才多長時間啊,幾乎內蒙所有報紙都刊過她的文章了。
“產稿質量高,內容好,思想端正,太難得了。
“她現在刊載過的稿件數得有幾十篇了吧……
“到現在林同志寫的第一篇文章都還在傳播呢,我前幾天給我們主編打電話,主編還說河南那邊的報紙也開始轉載林同志的文章,慢慢說不定就要傳播遍全國了。”
“……”林雪松抬眼跟小王對視一瞬,忍不住訝異贊嘆:“這么厲害?”
“那當然。”小王笑著點頭,“您是當兵的,畢竟行業不同,可能還不太能理解。站在我們報業人的角度,能把內容傳播到這種程度,真的非常非常厲害。
“林同志的故事還由《內蒙日報》聯合內蒙古出版社,共同策劃出版了連環畫讀物呢,《草原上的小紅馬》看沒看過?”
“沒有。”林雪松如實搖頭,自己不過是跟部隊下鄉大半年,怎么感覺就跟世界脫節了呢?
“嘖。”小王不認同地皺眉,那眼神仿佛在說:連這都沒看過?真可憐。
轉頭就問小丁:“咱們在包頭買的那2本呢?找出來給軍人同志看看。”
過了一會兒,林雪松放下報紙,改看方正冊子的連環畫了。
“哈哈,挺好看的……哎呀,好厲害啊,這畫的事兒是真的假的啊?……還能在草原上開刀?”
妹妹在草原上已經做了這么多事嗎?居然會被連環畫當做原型,這也太神奇了吧!
林雪松這里一贊嘆,坐在他后邊與他背靠背的人忍不住跪在椅子上,伏著椅背湊頭跟他一起看。
漸漸的,隔壁座位上的人也湊了過來。坐車無聊的人越來越多,慢慢整節車廂的人都圍著要看報紙和連環畫了——
直到查票的列車員大聲喊著維持秩序,聚堆兒讀報、讀連環畫的人才不情不愿地回到自己座位,并期待著等列車員離開后,他們再繼續讀。
林雪松久久不能從妹妹帶給他的新身份上回神,恍惚間覺得自己不是下鄉了大半年,而是十幾年。
“這畫的當然是真的了。”小王對于新朋友竟對林雪君同志一無所知感到十分地不認同,再次嘖嘖地道:
“林同志可是呼色赫公社新晉的最受歡迎的知識青年了,她不僅有一身的獸醫技藝,還特別有責任心,特別關心牧民,關心草原,關心公社的生產。
“她熱愛讀書,從書本上攝取了大量的有用知識,并在勞動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實踐鞏固知識、驗證知識,是個非常努力上進的青年。
“她在春天牧場上的接羔生產環節,為大量難產母牛接產,大大地提升了呼色赫公社第七生產隊的新生牛犢存活量——這可是在內蒙古的牧民報紙上刊登表揚過的事跡,年底肯定要評優秀,得小獎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