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那個時代,孩子們的愿望是游歷全球,最不濟也是全國。
住在草原上的人,坐飛機就可以去國家最南的海邊度假,甚至是過冬、養(yǎng)老。
而在這個時代,出生在草原上的孩子,人生愿望或許只是去同屬呼倫貝爾盟的湖邊看看水和草。
如此小的愿望,也有人直到因為馬踏的意外死在草原上,都未能實現(xiàn)。
生在當下的人,無法想象未來人可以享受的富裕與便利。
就像未來的自己也無法想象,孑然一身游牧在苦寒的冰原上,吹著夾雜冰片的冷風,忽聞蒼涼呼麥,所感受到草原的豪邁時,那種翻江倒海的情緒。
寒冬草原的天,多么的遼闊。
林雪君的胸懷好像也忽然敞開了,像無邊天地般豁達。
那些遮住天的鋼鐵森林仿佛從未存在,過往困住她的‘他人眼光’‘社群期待’‘物質(zhì)評價’‘成功壓力’在這片潔白的空間里一一被擊碎。
當渺小的人類回到大自然,竟會覺得如此自由……
………………………
隊伍行到傍晚時,忽然有三頭母牛掉隊。
其中兩頭在烏力吉大哥的鞭打下又慢騰騰走回畜群,最后一頭老母牛卻干脆坐臥在地上,無論烏力吉大哥如何抽打、如何拉拽,它都未再站起來。
動物都是善于忍耐的,它們不會一有不舒服就嚷嚷哭叫,有的動物在死前忍受劇痛時,仍照常地吃,照常地行走。
所以牧民常常覺得,動物的死亡總是突然來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