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又碌碌,林雪君覺得自己已經干了一萬件事,可一看時間,才十一點。
居然還沒到吃午飯的時間,早起也太充實了吧。
簡直充實過了頭。
她只得又帶阿木古楞去整理從倉庫里領出來的藥品,在大量藥材等雜物中,她發現了一大批疫苗和針管等器具。
問過倉庫保管員才知道,這是場部前陣子運過來,給新生羊羔準備的。說是藥先送到,之后所有冬羔都下生后,場部會從第一大隊開始安排獸醫衛生員過來給羊羔們打疫苗。
林雪君便再次跑去找大隊長,商定了晚上牲畜們回棚后,她給半個月齡的羊羔接種疫苗,趁轉場前把疫苗打完,這樣大隊轉場時就不用帶著這匹又重又珍貴的疫苗一起去春牧場了。
確定好這事,林雪君帶著阿木古楞把所有疫苗都搬到了大隊長家。
棚圈里冷,疫苗會被凍裂凍壞,所以都先放在大隊長家。到時候小羊羔放牧回來,直接趕到大隊長家院外,挨個排隊到大隊長家倉房里打針。
大隊長喊了幾個漢子過來幫他收拾倉房,擺出人可以坐的位置、可以綁住小羊羔的大桌子、能放針管藥劑的桌案等等。
接著又把院子清理出來,劈好柴堆好,等到了晚上直接在院子里點個篝火取暖,這樣牛羊和人都不會凍著,藥劑也不會凍壞。
如此忙忙活活,時間眨眼就過去了。
再看表,已是13點多。
大隊長瞧了瞧累傻的阿木古楞和林雪君,這倆孩子,一個13歲一個16,一個是孤兒,一個是孤身從北京跑過來支隊的。
到吃飯時間,他倆都沒地方去。
蒙古族牧民們都在家里吃磚茶泡餅配所剩不多的奶豆腐一類奶制品,漢族的回家了則有母親或媳婦做好的酸菜燉粉條一類吃食。
難道讓兩個孩子去大食堂嗎?
放牧的白天,大食堂都不開灶的,只有硬餅子窩窩頭賣……
這么一想,兩個忙活一上午的孩子越發顯得可憐巴巴。
“都來我家吃飯。”大隊長大掌一揮,干脆將兩個孩子全請進自己屋里了。
林雪君這是第一次看見大隊長的蒙古族愛人薩仁,對方早在屋里做好了飯菜擺在灶臺上保溫,此刻正坐在炕上織毛衣。
瞧見大隊長帶人進屋,她立即笑著跳下大炕,走過去接大隊長脫下來的羊皮帽子。
大隊長給薩仁介紹林雪君,之后轉頭對林雪君道:
“這是我愛人,她不會說話。”
說著,大隊長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林雪君驚愕一瞬,忙也轉頭朝薩仁笑。
薩仁面相很老,看起來比大隊長還年長一些,眼尾等處的皺紋看起來很深。但她眼睛很明亮,笑起來的樣子明媚親切,有種從內而外的充滿韌勁兒的特殊美感。
她一手拉了林雪君,一手拉了阿木古楞,都帶到炕桌邊,之后便去端飯菜。
林雪君和阿木古楞幾乎同時又從炕上跳下來,跟在薩仁身后幫忙拿碗拿筷子。
大隊長從柜子里拿出今年剩下的最后一小罐楊乃子果醬,放在炕桌上。
楊乃子是一種紅色的小果子,跟藍莓很像,比藍莓長,又名靛藍忍冬,做成果醬后酸酸甜甜的,是山里人特別喜歡的吃食。
林雪君小時候,母親常常在海拉爾市集里買楊乃子鮮果,洗凈后拌白糖吃。
果子咬開了爆出酸酸的汁,五官都皺到一起。之后要立即用口水把果子上沾的白糖粒化開,用舌頭抿啊抿的,很快酸味和甜味融到一起,五官便舒展了,露出幸福的笑容。
后來她吃到許多諸如火龍果、榴蓮等家鄉沒有的新鮮水果,但這一味童年記憶卻好久沒再嘗過。
從大隊長拿出那一小罐果醬起,林雪君就沒挪開過視線。
大隊長瞧見她那個沒出息的饞樣,忍不住哈哈笑道:“你在北京肯定沒嘗過這東西,一會兒讓你開開眼,嘗一嘗咱們北方山里的野果子。”
“我知道楊乃子,又叫胡頹子,果實可入藥,可以降血糖血脂、抗炎鎮痛,對肺虛咳喘、久瀉久利也有奇效……效果可多了,反正根、葉、果子都是中藥,各有對癥。”林雪君幫忙將筷子擺好,反過來給大隊長科普。
“哎呦,這些我倒不知道,我就知道它果子好吃了。”大隊長哈哈大笑,將果醬擺在桌上,摸了摸下巴道:
“我們老吃這個的,怪不得身體倍棒呢。”
四個人全盤腿上炕,圍炕桌而坐。
四個饅頭,6個蒸得軟糯的小土豆,一個干菜湯,一盤酸菜燉粉條,一顆醋蒜,一小碟奶豆腐。
這是林雪君到第七大隊以來,見過的最豐盛的午餐。
早就聽說各家各戶自己做飯的,都比在大食堂吃得好,到今天林雪君才知道到底可以好多少。心里愈加暗暗打定主意,明年秋天一定做全大隊排行第一的倉鼠,把各種食物都囤得多多的,入冬后每天在家里吃得豐盛又飽足,把自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