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在刑訊室內,當著受刑者的面來接聽。那么她的話,其實就是故意說來讓那人聽見的。
觀眾在注意聽沈處長兩人說了什么、觀察李隊長作何反應的時候,無形中已經和受刑的那個人統一了視角。
這其中另外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在李隊長與沈處長通過步話機來對話的全部過程中,鏡頭一直只停留在刑訊室內,停留在李隊長的身上,從來沒有對受刑者的特寫,更沒有切換到沈處長那邊。
只要當時鏡頭一有切換,觀眾的視角就會被立即打破,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感受到受刑者的切身之痛,產生同情與對敵人的憎恨。而這種情緒會讓觀眾在受刑者面臨抉擇的時候,同樣感覺忐忑、為難、煎熬。
可當受刑者做出叛變決定的那一刻,觀眾就會本能地從他的角度脫離出來,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以大局出發的角度來審視,之前有多少難過,全數轉化為嘆息、惱火與擔憂。
這么一個老套路,能從頭到尾,完全牽著觀眾的情緒,引導著觀眾的喜怒憂愁,導演也是在細微處玩出花兒了。
第36章
漢江衛視的數據監控室內, 電腦屏幕上一行行的數據條不斷地跳動著,上漲著,幅度微弱, 速度卻不慢。一集才剛過半,姚成偉耐不住,又問道:“現在的收視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