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說完了,九阿哥卻沒著急走,而是看著安清問道:“五嫂,你說,真的不能將十弟也拽回來了嗎?”
近些年,他才明白當初她五嫂將他從朝堂爭端中拉出來有多明智,反正他也沒有什么野心,當個閑散王爺,逍遙自在也挺好。
只是,當初他也勸十弟來著,可是他還是卷進去了。
安清默默嘆了口氣,關于十阿哥的事,她也很無奈。
其實,她也私底下勸過,但十阿哥當時是如何回她的呢。
“五嫂,我知道我一直都不聰明,沒有其他兄弟那般能干,但我也有自己的苦衷。”
苦衷。
安清不傻,稍稍反應片刻,便知道他這個苦衷是指鈕鈷祿家。
“我額娘去世的早,但宮里的人卻從來不敢怠慢我半分,我知道都是外祖和舅舅為我在宮外撐著氣勢,包括皇阿瑪待我還算不錯,也是因為我背后靠著鈕鈷祿家。”
所以,他沒得選,鈕鈷祿家為了家族未來,選擇站隊了他八哥,那他也只能同他們站在一起,人不能只享受好處,絲毫不付出的,這世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安清無法反駁,因為事實確實就是這樣。
要不然之前第二次大封時,十阿哥是如何跳過八阿哥、九阿哥,直接和七阿哥一起唄封為郡王的,正是因為他的母家鈕鈷祿氏。
不過,安清倒也不太擔心十阿哥,都說福禍相依,如今看來,他是因為鈕鈷祿氏無奈牽扯進了奪嫡之事,但歷史上,十阿哥算是八爺黨中結局算是比較好的了。
雍正之所以對他能百般容忍,也正是因為他背后的鈕鈷祿氏。
鈕鈷祿一族在朝野門生故舊遍布,這樣的背景使得十阿哥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優勢。
安清想著,等日后雍正繼位后,他們再勸著十阿哥些,不讓他給雍正找麻煩,想必余生安穩應該是沒問題的。
第144章 五福晉144
誰能想到,十阿哥剛將消息遞過來,當晚參胤祺的折子就已經遞到了康熙的案前。
這晚是王貴人侍寢,近些年來,康熙對王貴人雖不像前些年那般寵愛了,但每個月里還是會召她侍幾日寢。
王貴人過來時,見康熙還在案前看奏折,便沒上前去打擾,而是徑自坐在旁邊候著。
而康熙這邊,隨著手中一個個翻開合上,眉頭也越發緊皺了起來。
這一沓竟都是參老五的,說老五結黨營私,平日里和其他阿哥走的很近,如四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二阿哥等等。
當看到這些時,康熙心里卻完全沒當回事,但當看到十三阿哥的名字,他卻不由一頓,隨即認真看起了那奏折上稟報之事。
近一個月內,老五同十三共見了四次,其中三次是在宮里遇到,兩人同行出宮,另外三次則是在宮外,一個茶館的包廂中,兩人竟單獨待了一下午。
康熙雖然這些年還算信任胤祺,但出于目前對十三阿哥的忌憚,心下不免有些遲疑。
所以,兩人這一下午究竟在聊什么?
還是說,在密謀些什么?
王貴人見康熙神色不太對,忙走上前輕聲輕語地關心道:“皇上,時辰不早了,還是早些休息吧,保重身子重要。”
康熙這才乍然回過神來,見時候確實不早了,也沒說什么,起身離開了桌案。
王貴人忙跟上前去,服侍著康熙洗漱更衣后,兩人便進了里間。
康熙這會顯然是心中有事,眉頭始終緊皺著,待走到床邊時,他突然轉頭看向王貴人,問道:“你覺得老五如何?”
都說當局者迷,他倒是要看看,在旁人心中,老五是不是如他一直以為的那般。
王貴人聽到這話,臉上立馬露出一絲惶恐之色:“皇、皇上,妾身就是個婦道人家,哪里懂朝堂之事。”
康熙見她這般反應,卻沒什么意外。
王貴人是漢妃,在這宮里向來小心翼翼,這些年最受寵時,但卻也不見任何驕縱,一直本本分分,即便生了三個兒子,也從未有過任何非分之想。
膽小溫順,恪守本分,這恰恰也是康熙最喜歡她的地方。
“無事,這不牽扯到朝堂,就單單論老五這個人,朕準你說說。”
康熙突然問起了五阿哥,王貴人心下不由泛起了嘀咕,她方才過去時,余光恰好瞥到那奏折上出現了十三阿哥的名字。
她不傻,知道這定然不是巧合,難道是皇上懷疑五阿哥同十三阿哥之間有什么?
那這可不妙啊,十三阿哥如今的處境,王貴人雖然在后宮深居簡出,但也是知曉些的,皇上近幾年越發多疑了,若真讓他對五阿哥留下什么疑心,日后怕是后患無窮。
王貴人沉思了片刻,出聲道:“妾身一直都覺得,恒親王有一點和皇上特別像。”
康熙面上不顯,但心中不由一緊,他以前常聽說大阿哥和太子像他,后來又聽說十三像他,但事實證明,這幾個兒子都心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