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何不如了老五的心愿呢,總歸也礙不了大清的社稷。”
既然一開始便注定無緣那個位置,隨心所欲些又何妨。
“哀家也知曉,你是一片慈父之心,害怕他走上先帝的老路,但安清那孩子哀家瞧著,身子骨硬朗的很,一看就是有福長壽的人,再從另一個方面想,以那孩子的才能,若是將她纏在后宅那些瑣碎之事中,對大清也未嘗是件好事吧……”
康熙在寧壽宮待了許久才離開,太后早已屏退了左右之人,母子兩人所說之話,并未有第三人知道。
待康熙一離開,烏蘭嬤嬤才匆匆走了進來,她一臉關切地問道:“主子,皇上那里可松口了?”
太后手持著念珠,好半晌才聽到她輕‘嗯’了一聲。
“派個人去阿哥所老五那里,告訴他成了,讓他以后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吧。”
烏蘭嬤嬤一聽這話,也忍不住跟著松了口氣。
方才五貝勒那般樣子來到寧壽宮,一進門便跪在了太后面前,說想求她一件事。
烏蘭嬤嬤當時便心疼的不行,五貝勒自幼在太后身邊長大,自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她也是打心里希望他能過的好。
“好好好,老奴這就讓人去辦,想必五貝勒這會也是在著急等消息吧。”
寧壽宮來人時,胤祺正一個人在書房里坐著,確實像烏蘭嬤嬤所說那般,他在等消息。
當聽到那小太監的話后,他緊繃著的肩膀瞬間松了下來,臉上更是溢出一抹發自內心的笑意。
無疑,他這一步是走對了。
第110章 五福晉110
胤祺一直都知道他皇阿瑪的想法是很難改變的,他常年身居高位,也早已習慣了所有人的服從順從,他自己倒是沒什么,但這事拖太久了,怕是早晚會把安清給牽扯進來。
旁的先不說,若是他皇阿瑪直接挑好了人,然后再去找安清,讓她把人領回去,她屆時也只有遵命的份。
所以,這件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速戰速決,既然事情已經捅破了,那便趁熱打鐵好了。
其實,在此之前,胤祺一直都在想著若是真到了這一日要如何處理,他額娘雖然知曉他對安清的心意,但她卻無法說服皇阿瑪,在這件事上,能說服得了他皇阿瑪的,怕是唯有他皇瑪嬤一人。
他皇阿瑪敬重他皇瑪嬤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皇瑪嬤足夠了解他皇阿瑪。
但這事讓胤祺一直有所顧忌的是,他皇瑪嬤是否會站在他這一邊。
宮里人都知道,當年先帝因獨寵董鄂妃,曾一度要廢了他皇瑪嬤這個皇后,所以,眾人都說他皇瑪嬤恨極了董鄂妃,也厭惡那些為情亂智之人。
就連他額娘在知曉他的心意后都叮囑他,此事萬萬不可在他皇瑪嬤跟前袒露半分,否則對他對安清都沒什么好處。
但自小在皇瑪嬤膝下長大,胤祺卻能敏銳地感覺到他皇瑪嬤并不像宮中傳言那般,他尤記得小時候,他皇瑪嬤還曾在他跟前提過先帝和董鄂妃,她當時的反應很平淡,并未說兩人任何不好的話,語氣中還隱約有些……向往和眷戀。
所以,胤祺承認,走這一步他有賭的成分,除了賭他皇瑪嬤能說服得了他皇阿瑪,也在賭他皇瑪嬤會支持他。
再者說,從私心上來講,皇瑪嬤是他在這世上最重要的人之一,他并不想對她有所欺瞞,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一步他是遲早都要走的。
思緒不由飄回到之前在寧壽宮的場景。
胤祺從乾清宮一路來到寧壽宮,太后見他過來,本來還挺開心,但待人一走近,她便第一時間發現了他他額頭上的傷口。
“老五,你這傷是怎么回事?”她急切地問道。
胤祺撲通一聲跪在了太后身前,神色戚戚道:“皇瑪嬤,孫兒有一事相求。”
太后不由一愣,她還從未見他這樣過,不用猜都知道,這定是遇到什么事了,“不管你想求什么,都得先把額頭上的傷處理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