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向來最是擅長見微知著,從之前九阿哥和十四阿哥那番爭吵的言語中,他很敏銳地抓到幾個關鍵點。
在面對小九的警告時,小十四第一反應是威脅對方,要回去告訴他額娘,他如今也十一歲了,一個男孩子,和兄弟發生了些爭執,第一反應竟是把額娘搬出來當靠山,有這般無能軟弱又仗勢欺人的樣子,康熙自是不喜的。
而小九的那句‘我不是四哥,德妃娘娘再偏心也偏心不到我這里’的話,也讓康熙隱隱察覺出了些事。
他下意識看了旁邊的四阿哥一眼,所以,德妃這個額娘在兩個兒子中間,顯然是沒有一碗水端平,而且……
康熙不由回想起以往,好像每次在他面前德妃確實總是夸贊小十四,卻鮮少提起老四,之前還不覺得有什么,只以為是小十四年紀小的緣故,但如今看來,卻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安清越聽越懵,她原本以為康熙覺得兩人打架斗毆,有損皇家顏面,但這怎么聽著好像不是這么一回事啊。
還有,小十四踐踏莊稼又是怎么回事啊?
康熙在訓斥了十四阿哥幾句后,轉過頭來竟表揚起了九阿哥,說他懂事了不少,不僅知道百姓的不易和對糧食的敬畏之心,還知道教導不懂事的弟弟,還夸他是個好樣的。
安清聽完后也驚訝了,她是真沒想到小九和小十四動手的原因竟會是這個,還以為只是兩人一言不合誰也看不慣誰呢。
吼!小九這個混小子可以了啊,還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九阿哥突然被他皇阿瑪這般夸贊,心頭瞬間涌上了一股巨大喜悅,“多謝皇阿瑪夸獎,都是兒子應該做的。”
說罷,他似是想起什么,扭頭朝著安清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些也是五嫂和五哥教我的。”
安清眼底閃過一絲笑意,還算這小子有良心,都這時候了,還能想到給她和他五哥邀功,不錯,不錯啊。
無疑,康熙聽到這話,對九阿哥也越發滿意了。
他看了看小九,又看了看老五,心道宜妃在此事上做的就很好,要不是她不偏不倚,老五和安清也不會這般沒有顧忌的教導小九。
但與此同時,康熙心里對德妃的不滿又增了幾分,古人常道慈母多敗兒,她這般寵溺縱容小十四,日后可還了得。
他突然抬頭看向了四阿哥,“老四,朕準你日后代替我這個皇阿瑪管教十四,誰都不用顧念,若是他敢再屢教不改,朕準你……”
康熙突然看向九阿哥,靈機一閃道,“朕準你用柳條抽他!”
九阿哥:“……”
好好的,提這事做什么啊,他不要面子的嘛!
折騰了一上午,安清和胤祺兩人回到住處,用了午膳后,便一同回屋去歇響了。
安清這一覺睡的舒坦,醒來的時候身邊早已沒了胤祺的身影。
她把紫蘇叫了進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并未睡太久就起身了,說是康熙派人來傳話,似是有什么要事。
安清也沒太在意,康熙這個工作狂哪天沒有要事啊,日常操作罷了。
不過,下午閑來無事,她也沒再瞎跑,就老老實實在屋子里寫她的教學計劃呢。
看康熙上午那意思,這農事學堂回京后應該就要提上日程了,安清雖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安排,但她向來不喜歡做沒準備的事,既然決定要辦這事,那定要辦好才成。
那日同胤祺商討完這事后,安清便一直在思索著這農事學堂要怎么辦,她只當過學生,對于如何做老師這事還真沒經驗。
她也曾想著參照上輩子導師的教學方式,但轉念一想便知行不通,那些人顯然不是過來搞科研的,而是以實用性為主。
所以,與其說是教學,不如說傳授更先進的農學知識才更貼切。
這一基調確定后,關于如何教,教哪些東西,安清心里也有了譜,接下來,她便趁熱打鐵,準備先簡單列出了個計劃大綱出來。
晚上胤祺回來時,安清這計劃大綱也有了基本雛形,她拿過去讓他幫著掌掌眼,胤祺看完后,對此表示了高度的贊揚。
不得不說,這波情緒價值給的她信心大增。
“你說,張英大人說的是真的嗎?”
胤祺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什么真的?”
安清眨了眨眼,說道:“就是今個上午,張英大人對李老說,想讓他的次子也來農事學堂的事啊。”
一想到她竟要給張廷玉當老師了,就莫名的有些緊張了起來,但與此同時,該死的虛榮心也立馬就上來了。
大概就是有種要光耀師門了的感覺吧。
“你說衡臣?”胤祺愣了下。
安清重重地點了點頭,“對,就是他!”
胤祺見她這樣子,眉頭下意識皺了皺,“應該是吧,張大人做事向來穩妥,他那般當眾說出此事,想必定是皇阿瑪私下里點過頭的。”
雖然他也不是很清楚他皇阿瑪是何用意,但大概也能猜到,這定是張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