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清一聽要喝姜湯,瞬間一副痛苦面具狀,“不是,我好好的,喝姜湯做什么。”
那玩意這么辣,誰家好人愛喝啊。
胤祺也是人狠話不多,直接拿捏住了她命脈,“若是你今日得了風寒,那明日路過大楊柳停泊時,我便去奏請皇阿瑪帶你回宮養病。”
“要回你回,我這次是可是侍奉皇瑪嬤的,嚴格來說,咱倆不同路。”安清死鴨子嘴硬道。
胤祺嘴角噙著絲淡笑,“你也說是要侍奉皇瑪嬤的,若是你得了風寒,還如何能侍奉人,所幸正好有了回宮的由頭。
安清:“……”
成吧,好漢不吃眼前虧,她喝就是了。
不就是區區一碗姜湯嗎,哪里有南巡的事重要,再說了,也確實是得預防下,萬一得了風寒可就不能好好游玩了。
喝姜湯的事敲定了,安清突然反應過來一件事,他方才說明日經過大楊柳時船舶會靠岸,這是怎么回事啊。
胤祺解釋道:“明日經過大楊柳,我們要在那邊停留兩日,皇阿瑪要帶著百官巡視當地農事,這也是此次南巡行程中的第一個安排。”
安清“哦”了一聲,原來是這樣啊。
她自是不知道康熙南巡具體行程安排的,只大概知道從大通橋乘船南下,大概會路經過那些地方,她還以為這船是一路南下不停的呢,原來這中間還有旁的安排。
不過,安清也沒太當回事,只覺得確實符合康熙的作風。
歷史上康熙雖曾六次南巡,但他和他孫子乾隆主要為了游山玩水的下江南不同,康熙都是帶著目的而來的,主要是為了治理黃河,考察民情吏治。
所以,在南巡途中,康熙往往會關注沿途百姓的生活狀況,更加了解民情。
這也是為什么康熙和乾隆都六次下江南,在后世,為什么乾隆被罵不止,康熙卻能備受稱贊的原因。
“你還好嗎,今個暈沒暈船?”胤祺問道。
之前在宮里見她準備了這么多暈船的東西,他還以為安清暈船呢,白天他讓人過來瞧了幾趟,都說她無事,這會親眼瞧著了,才總算安心了些。
安清擺了擺手,得意道:“放心吧,咱這身體素質,完全沒事!”
說罷,她還在船板上轉了兩圈,那嘚瑟勁看著不由有些欠揍,幸好此時暈船的四福晉和八福晉沒瞧到,不然非得給她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