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告訴他,這下立馬改變了主意。
“少攀扯朕,你丟臉關朕什么事。”康熙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胤祺見狀,頓時有些急了,但他以前也沒有過這種經驗啊,都是他皇阿瑪說行就行,說不行他們一般也不會糾纏。
可是這次不一樣,他是真得去啊。
就在胤祺不知道要怎么辦時,他不由想到之前在草原上時,伊德日為了能出去賽馬,對著岱布耍無賴的樣子,決定也試試。
“皇阿瑪,兒子求您了,這次您就帶兒子去吧。”他學著伊德日的樣子,軟下聲哀求道,“您要是不答應,兒子就天天來求您。”
康熙嘿了一聲,見這倒霉兒子竟給他耍起了無賴,頓時哭笑不得了起來。
不行,這事他還偏偏就吊著他了。
當然,康熙也沒吊著胤祺太久,因為出巡在即,名單也不得不公布出來。
這次南巡的人員,除了太后外,后宮中高位嬪妃帶了德妃和宜妃,另外還帶了幾個近來受寵的答應和貴人。
至于兒子們嘛,最后定下了四阿哥、五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
這隨行名單一出來,前朝后宮一片嘩然,眾人都不由猜測起了康熙的用意。
惠宜德榮四妃中,不管怎么看,這最大的贏家可就數宜妃和德妃了,她們不僅能隨行,各自的兩個兒子也都在其列。
還有,太子和大阿哥這兩個向來受康熙寵愛的兒子,此次竟然都不在其中,這就很耐人詢問了。
看到這份名單后,安清隱約猜到了些什么,去年木蘭秋彌時,大阿哥、太子和三阿哥背后做的那些小動作,她從她阿爹和胤祺那里聽說了些。
之前回來后,一直沒見康熙沒什么動作,她還以為這事不了了之了,沒想到他竟在這里等著呢。
但這總歸也礙不著安清什么事,他們去不去的,與她也沒什么關系,隨著這南巡名單落到實處,她算是徹底放心了。
為了此次南巡的事,前朝后宮也瞬間忙活了起來,后宮倒還好,那些確定隨行的,各自收拾各自的東西便是。
但前朝就不同了,關于此次南巡的各項安排,那是一丁點都不能出錯啊。
康熙此行詔旨說了要勘察河工、勸課農事,那安排上自是要顯現的,首先第一站便是直隸地區天津府巡查農事。
因著去年安清那套壓麥等法子實施,年后各地紛紛上了折子,各地小麥凍害減少了至少八成了以上,康熙自是大喜不已。
天津府是大清小麥重要種植地區之一,再加上又在南巡的必經之路上,所以,便被選做了第一站。
但隨著康熙南巡日子越來越近,天津府內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日,府衙內聚集了當地一眾官員,上首的官員問道:“確定是鬼麥嗎?”
下面的人立馬回道:“回大人,衙門的老農人親自去瞧了,確實是鬼麥無疑。”
“皇上馬上就要過來了,這時候出現鬼麥,這可如何是好啊。”
“誰說不是呢,這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季,避開了凍害,怎的偏偏就出現鬼麥,還不如凍害呢。”
眾人紛紛驚慌失措了起來。
突然,人群中有一官員開口道:“大人,要不咱們先瞞下來吧,皇上此次南巡本就昭告天下事為了勸課農事,若是還沒出發就在咱們這里被壞了兆頭,這份罪過咱們可擔不起呀。”
這話一出,屋內瞬間靜了下來,但不少人卻認真思考起了這一建議。
這‘鬼麥’自古便不吉利,也是農耕之事上的大忌諱,兆頭確實不好。
當然,最主要的是,若是妨礙康熙此次南巡的事宜,那他們的仕途才是真的堪憂啊。
第67章 五福晉67
南巡事務一切準備妥當后,康熙帶著后宮眾人及前朝的大臣要員們,于二月初三,御駕啟程,于大通橋乘舟南下。
安清和四福晉、八福晉三位皇子福晉乘坐著一艘二層高的樓船,船舶很是寬敞,白日里可以坐在船頭欣賞河兩岸的風景,以及風土人情。
最令她意外的是,她如今這副身子竟然也不暈船,要知道上輩子她可是曾暈船暈到懷疑過人生的啊。
在出發之前,安清甚至已經做好了要暈一路的準備,還拉著春曉她們準備不少緩解暈船的零嘴,比如生姜、薄荷糖、酸梅干和山楂干等等,就怕她又暈又吐的吃不下任何東西,也好吃這些緩緩。
可誰能想到啊,她自從上船后便一直安然無恙,這會精力更是旺盛到不行,吃嘛嘛香的,午間用膳時她甚至還多用了一碗飯呢。
看來這一世老天爺還真是待她不薄,既不暈馬車,也不暈船,以后這出行可是完全沒障礙了。
不過,她之前準備那些暈船小零食倒也不會浪費,因為和她同船的四福晉、八福晉都暈船暈的很是厲害。
聽說兩人自上船后便不吃不喝,整日躺在床上吐到人都虛脫掉了,御醫開了好些藥都沒能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