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自幼喪父喪母,是由奶奶孝莊太后撫育長大,并輔佐其稱帝登基,而太后這個嫡母于康熙而言,一無血緣關系,也無撫育恩情,更無社稷輔助之功,但卻偏偏能得到康熙的敬重,而這份敬重一維持就是幾十年之久,太后也倚仗著這份敬重,沒少享福。
要知道康熙可是歷史上有名宅不住的皇帝,一年到頭最喜歡的就是往外面跑,除了一年一度的塞外巡,還有北巡到盛京,西巡去到山西、陜西等地,更有六次下江南。
這種時候,但凡條件允許,康熙都會帶上太后這個嫡母隨行,天南地北的可沒少跟著旅游啊。
當然,古代皇帝要以孝治天下,他這般所為是有做面子的成分,但若真只是做面子工程,又何須做到如此。
太后憑借的怕正是這份‘恰到好處’吧。
在來這紫禁城之前,安清對太后在后宮之事便有所耳聞,她雖為這后宮名義上最大的官,但卻鮮少理事,除了嬪妃日常的請安外,其他事皆不過問,皇上愛寵幸誰寵幸誰,愛罰誰罰誰,從不仗著嫡母的名頭管東管西。
前朝事務更是一概不插手,包括她娘家的人,皇上是賞是罰,是重用還是冷落,她皆不干涉,樂得做個樂知天命的老太太。
這般有分寸感的嫡母,安清覺得換成任何一位想有所作為的帝王,怕是都會敬著些吧。
烏蘭嬤嬤扶著太后過來時,安清已經喝完了一壺茶,她忙起身請安行禮,太后受完禮后,便讓安清坐在了身側。
“等急了吧。”太后身著栗色底繡祥云紋常服,一只手搭在旁邊的案幾上,笑的很是慈祥。
安清笑著回道:“不會,都怪孫媳愚笨,也沒看著點時辰,平白擾著皇瑪嬤休息了。”
太后擺了擺手,說道:“無礙,平日這會早都起身了,只今日憊懶了些。”
安清笑了笑。
可能因著信佛的緣故,太后身上有股子淡淡的檀木香味,莫名讓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