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宜妃剛剛松了口氣時,一小太監急匆匆跑了進來,“娘娘,惠妃、德妃和榮妃娘娘來了。”
聞言,宜妃臉色驀地一變:“她們來做什么!”
還能做什么,自然是看笑話來了。
在后宮中,四妃面合心不合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她們同為妃位,又都有兒子傍身,這些年的明爭暗都自然是少不了的。
幾人暗暗較勁了這么多年,對彼此的脾氣秉性自然是非常熟悉。
宜妃性子潑辣,在宮中又盛寵多年,平日里得意的不行,也就咸福宮科爾沁出身的那位能讓她吃癟。
誰能想到現如今偏偏又得了個科爾沁出身的兒媳婦,這些日子,她們可沒少在私下里笑話宜妃和科爾沁相沖。
所以,今日翊坤宮這出婆媳初見的好戲,她們可不愿錯過。
“姐姐們今日怎么有空過來?”宜妃再不情愿,卻也只能笑臉相迎。
惠妃走在最前頭,笑著握住宜妃的手,待看清她眼底那抹淡淡的烏青時,心里可是樂開了花。
“今個可是妹妹的好日子,咱們沒空也得有啊,怎么也得沾沾妹妹的喜氣。”
德妃和榮妃緊跟其后,嘴上也是各種漂亮話說著,讓人想發作都找不著由頭。
宜妃一口牙都快咬碎了,但又無法,只能吩咐人上茶水和點心,好好招待她們。
安清這邊,在去翊坤宮前,他們要先到太后的寧壽宮中請安。
胤祺自幼長在太后膝下,祖孫兩人的感情很是深厚。
老太太見到兩人很是歡喜,可能因著出身同族的緣故,太后對安清的態度倒很是親近,賞了她一套赤金頭面當見面禮,還拉著她聊了不少草原上的事。
她們都是來自科爾沁左翼,雖不同旗,但祖上卻也是確確實實有著血緣關系的,安清算是太后的本家侄孫女輩的,在輩分上應該喊她是姑太太。
但現在嫁到皇家,她便只能跟著胤祺喊皇瑪嬤。
兩人給太后請完安后,又陪著她老人家喝了會茶,用了些點心才離開。
寧壽宮在東六宮,翊坤宮在西六宮,繞上一圈過來也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就在安清兩人忙著朝這邊趕的時候,翊坤宮里已經唇槍舌戰好幾個來回了,宜妃這會以一敵三,多少有些吃力。
就在這時,九阿哥和十阿哥突然從殿外跑了進來。
“額娘,皇阿瑪賞了五嫂一柄玉如意。”胤禟喊道。
宜妃眼睛一亮,瞬間來了精神,“是緬甸進貢的玉如意?”
胤禟臉上閃過絲不解:“額娘你睡糊涂了啊,不然還能是哪個。”
這倒霉孩子,怎么說話呢,宜妃忍不住偷偷白了他一眼。
不過,她這會心情好,也懶得和這臭小子計較。
皇上給了老五福晉這么大個賞,那也是給老五臉面。
這么一想,宜妃腰桿子立馬硬了起來。
她輕笑著道:“你這孩子,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還值當這么特地跑來說一趟,你大哥年初不也得了一柄嘛。”
惠妃頓時酸的不行,什么叫他大哥不也得了一柄嗎!
那可是她的保清在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才得的賞,老五福晉拿什么和他的保清比。
德妃不動聲色地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她一向最擅長揣奪康熙的心思,因此也想的更多。
這滿宮里,若說皇上最滿意哪個兒媳婦,那自然是非太子妃莫屬。
但前兩年太子妃剛進宮那會,可沒得過這么厚的賞。
看樣子她之前的猜測沒錯,皇上這是真的準備要重用老五福晉的娘家了,只是皇上籠絡蒙古王公多是為了西北戰事,這會噶爾丹已死,準噶爾也投降了,短期內應是沒有戰事才是。
可除了戰場,還會在何處重用呢?
德妃百思不得其解。
安清終于來到了翊坤宮,但一走進正殿看到滿屋子的人,不由怔了怔,什么情況,怎么這么多人?
看屋里這架勢,座位上那幾位應該都是康熙的妃子。
只是,當安清的視線落在上首位置上時,雙眼倏地就亮了。
哇~這么明艷靚麗的大美人,肯定就是她那個寵冠后宮的婆婆吧!
嗚嗚嗚,老康真是好福氣!!
胤祺也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回過神來,領著安清進去給一眾母妃請安。
安清心里也小小驚訝了一把,沒想到她這進宮第一日就把惠宜德榮四妃全見齊了。
惠宜德榮四妃差不多是前后入宮的妃子,幾人歲數應該相差不太大吧,但從外貌上看去,宜妃卻其他三妃年輕多了,看著也就只有三十出頭的年紀,但誰能想到人家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果然是歲月不敗美人啊。
自安清進來后,她在悄悄打量眾人的同時,滿屋子的人也在打量她。
不管是惠宜德榮四妃,還是一旁的郭貴人、四公主和九阿哥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