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王不滿他猜不到跟秦岐玉有關, 也不愿啰嗦, 示意內侍將急報給他看, 吩咐道:“玉歸來那日, 我與你在咸陽城外同迎。”
安定君驚呼:“親父,何至于去城外, 宮外不就行了。”
老秦王:“不可,你之親子為歸國不知經歷何種磨難,我老秦讓他幼年為質本就有愧, 自要親迎, 才能體現你我對他的重視。”
安定君擔憂:“親父你身體可能撐得住?”
老秦王道:“撐不住也要撐!去安排人打掃主街, 莫要讓玉歸來看到咸陽破爛不堪!”
安定君不敢忤逆父親的話,“喏, 兒這就去安排。”
王宮下令,動作自然極快,沒出幾日從主街開始延伸到宮外的那條路就被打掃的干干凈凈。
像是暮年老者一般沉寂的咸陽城,開始有人三三兩兩熱議發生了何事,重新散發生機。
“聽說是一直在鄭國為質的公子岐玉,馬上要帶著他的夫人回來了。”
“嚯,公子岐玉是不是之前那個名震掄材盛會的蘇鈺。”
“正是呢!”
有那激靈的褚商伙計,探聽到這個消息撒開腳丫子就往鋪子里跑,“健、健,伯英要到了!”
健猛地站起,連拍大腿,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安排道:“太好了,告訴所有的掌柜和伙計,把鋪子打掃干凈,將賬目準備好,等待伯英查賬!”
伙計興奮的應了一聲。
托褚商在咸陽城廣為宣傳的福,土生土長的咸陽百姓對秦岐玉充滿了好奇與親切。
初時他們也只是聽聞蘇鈺之大名,暗惱名士都是他國的。
而后突地就有人說,蘇鈺乃是他們秦國公子,公子在鄭國迫于生計,化名蘇鈺,是他們秦國人。
這瞬間就讓咸陽百姓挺起腰板了,哎呀,蘇鈺是他們秦國公子啊。
“也不知這公子岐玉長何模樣,俊不俊俏?”
“想想咱們的王和太子……”
“問話之人閉了嘴。”行啊,不抱期待了。
群眾中有一人高呼,“快快,王和太子從宮中出來了。”
本來過來看熱鬧,想一睹秦岐玉真容的百姓們瞬間就激動了,“王也來了?”
“王來了!快避讓!”
百姓們退到道路一邊,有那咸陽城的老者聽說今日王出行,當即讓人攙扶著將他帶出來。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是刻在每一個秦國人血脈中的話。
他們秦國從最開始的荒涼西蠻之地,被所有人瞧不起,到如今的四強國之一,他們跟著經歷興衰榮辱,老秦王就是他們的定心丸。
這段日子聽聞老秦王病重,秦國上下不知多少人的心都懸著,沒想到今日竟然能見到王。
護衛開道,十六匹矯健的黑馬拉著一寬敞馬車緩緩而出,黑金馬車低調奢華,鐵片包輪,四面圍繞著黑紗,另有黑色瑪瑙墜子點綴在頂蓋。
車內有一碩大軟榻,足夠七八人上去橫躺,軟榻上有數個抱枕,老秦王就側躺倚在軟榻之上。
百姓們可以透過黑色紗簾看見老秦王,沒有人對老秦王竟然躺著有意見,他們自發跪了下去。
“王上!”
“王!”
“參見王上!”
身批厚重大氅的老秦王,隔著黑紗簾向兩邊百姓揮手,引來更為劇烈的呼喊聲。
在馬車后面行駛的安定君,看見這一幕眼露羨慕,雖與有榮焉,但又不知自己何時才能被百姓愛戴成這樣。
與此同時挨著咸陽的渭水河畔,四千三騎錐護著中間黑色馬車停了下來。
天地遼闊,壯麗渭水,他們如此渺小。
秦岐玉率先下車,蒙鴿見狀走上前去,卻見他極為自然地伸手將褚時英接了下來,每次見到這樣的場景,蒙鴿都有些不太自在。
褚時英看出蒙鴿想跟秦岐玉說話,主動提出想沿河岸走走,蒙鴿立刻揮手,讓十名親衛上前保護。
蒙鴿道:“沿著渭水再走二十里地,就能抵達咸陽了。”
秦岐玉遙遙望著根本看不見咸陽影子的方向,“多謝。”
“你跟我客氣什么?當年由我和親父送你去的鄭國,現在也應由我將你接回來,我都怕我這輩子見不到你了。”
秦岐玉側首望他,透過他仿佛瞧見了那幼時護著自己的驕傲少年,瞧見了在他病榻前哭得泣不成聲的鐵血漢子。
說來慚愧,他雖為秦國公子,卻是最不受寵的那一個,禮儀廉恥都沒人會教他。
后來蒙鴿的父親瞧他可憐,將他帶去了自己家,自此他借住在蒙家,受蒙家教導,同蒙鴿成為莫逆之交。
他幼時那一身氣度,不夸張的說都是蒙家養出來的,而蒙家也一直堅定地站在他的背后。
蒙鴿一把攬住秦岐玉肩膀,用身子撞他,“多年未見,還以為會接回一個落魄的你,好讓我嘲笑一番,結果我都沒成親呢,你倒是夫人都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