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價不好好修行,到處打聽八卦,三月后諸洞大比之上,你若掙不來個前三甲,貧道扒了你一身皮,把你吊到‘虺神洞’前,叫你也做同門上下茶余飯后的談資!”
張果老聞聲看向四下諸峰。
一座座山峰之上,有著不知是人為開鑿,還是天地造化的一口口山洞,依閭山道士所稱,此間每一口山洞中,皆居住著一尊神靈。
閭山道士死后,性靈亦會落于山洞之內(nèi),變作洞中積累,漸漸長成神靈。
而‘虺神洞’便在臨近左側(cè)巨峰頂部的位置,若將人扒光了吊在彼處,用不了多久全閭山道士便皆能看見其人‘英姿’。
“啊?前三甲?
這不是要弟子拼了這條命嗎?
師父不要哇!”青年道士聞聽黑須中年道士所言,面上似有懼色,實際上面上那般懼意也像是偽裝出來的,看起來十分敷衍。
青年道士的師父‘玄和掌教’見此,一拂衣袖,頓有一股狂風(fēng)如蟒蛇般纏繞青年道士周身,只一個剎那,便將他甩到了不知何處去!
張果見到玄和這般手段,神色微微訝然,隨后面露笑容,與玄和稽首見禮:“玄和真人,老道稽首了。”
玄和亦躬身還禮:“張道兄登門拜訪,我本是令門下另一弟子前去迎接,未想到半路被這個混小子頂替了差事。
他若有怠慢道兄之處,道兄盡管言語,貧道一定好好懲戒于他!”
“卻不曾有甚么怠慢的。
道友門下弟子,皆天資靈慧,今下這個弟子,性情跳脫,隱逸瀟灑,頗合‘道法自然’之理,假以時日,一定有所成就。”張果連贊了那被一股風(fēng)甩去不知何地的青年道士幾句,他發(fā)心誠懇,玄和自然分辨得出。
玄和面上隱隱得意之色,看得出來他對自己這個弟子亦滿意得很,只是當(dāng)面不會有任何表露。
他笑著道:“只是個頑皮少年而已。
道兄,請隨我來。”
“請。”張果附從于玄和之后。
二者步入那幾間屋舍拼疊成的雜院當(dāng)中,在小院中堂落座。
院子內(nèi)外也無道童侍候,玄和自煮了一壺茶,倒出兩杯來,分與張果一盞。
看著杯中琥珀色的茶水,張果老神色感慨:“今唐時之茶,其實更類果腹肉湯,唯有此般茶水,方能提現(xiàn)茶葉之清香淡雅。
古人已有這般沏茶方法,不知何時失傳在了歷史之中,令今時人那般添加香料、豬油來糟蹋上好茶葉?”
張果言辭之間,暗有試探。
而玄和對此不置可否,只是道:“酒是滌煩子,茶是忘憂君。
道兄,請飲茶。”
“好,好。”
二者飲過茶水,寒暄了一陣,而后張果終于切入正題。
他將那錦盒擺在桌案上,掀開錦盒,顯出其中分門別類疊放整齊的一道道符箓,大道神韻隱約流轉(zhuǎn)諸多符箓之間:“道友先前曾與老道說過,貴派祖師真人愛好收集天下道脈符箓,只是今下難得出山,故求而不得。
而老道久居山外紅塵之中,倒有這個便利。
老道將此事稟告于今時之天子,天子有心請貴派高士下山輔佐,是以令天下群道盡皆書就符箓,他廢了好一番周折,方才收集齊諸道脈符箓,令我將這諸多符箓帶來,送于貴宗祖師真人。
希望與他結(jié)個善緣,可以請動他下山出手相助。”
第1435章 、道士下山(二)
先前與玄和門下弟子一番交談,已經(jīng)讓張果隱隱猜到,今在閭山中的鼎靈大真人,極可能是女子之身。
畢竟,若閭山第一代祖師之間情愛糾葛,乃因兩個男子相愛相殺而起的話——那這般秘辛便絕不可能宣之于眾,還被那青年道士大剌剌宣揚出來了。
兩男相愛,自古至今都是不能搬上臺面講說的事情。
“天子禮賢下士,待本宗以誠,愿為祖師真人一人之私耗費如此心血,實令閭山上下受寵若驚。”玄和遙向天空稽首一禮,以示對今時天子的恭敬,而后與張果說道,“不過閭山此間另有造化,如貧道一般閭山道士,尚不能出入自如,受困于此間。
而如祖師真人那般,雖能短暫脫離此間,卻也無法完全以真身脫離此地,若只是一道祖師真人化身出手幫助今之天子,未知天子是否會因此而覺得怠慢?”
張果聞言,心中微微一動。
看來聚天下道脈符箓,送于閭山祖師真人手中的這一步,算是走對了,真正能投閭山祖師真人之所好,所以才有如今閭山玄和掌教尚未與祖師真人‘鼎靈’商議甚么,便首先表露出了可以使鼎靈化身往人間一去的意思。
事情至此已然是成功大半!
原本張果還以為,需要自己費些唇舌,才能勸動那位祖師真人,卻未想到自己希圖的結(jié)果,今下竟隱有達(dá)成之相。
他因此心中高興的同時,亦不禁回想起玄和那個弟子的話語——祖師大真人‘鼎靈’與燭霄廣昭真君之間,乃有情愛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