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午點了點頭,以作回應。
除卻丹加之外,張方、印知等人只知當下這片林中發生過一場惡戰,卻并不知曉站在他們眼前的這位僧人法名是甚么。
慧沼、蘇午也沒有與眾人解釋什么的打算。
“而今華山已非善地,牽涉諸般兇險。以不良帥麾下這些人的修行,怕會在此般災禍之中有所折損。”慧沼看了印知和尚,及其領著的諸僧一眼,開口向蘇午出聲提醒了幾句。
蘇午點了點頭:“我本欲領他們至此下歷練一番,卻不是為了叫他們在此地枉送性命的。既然如此——張方,印知。”
不良人張方、愿僧印知各自向蘇午行禮回應。
“你們帶諸同僚兄弟速速下山,往華陰縣中去,配合當地不良人、官吏守護全城百姓。”蘇午道。
張方、印知聞言一時遲疑。
他們亦有經歷險境,磨煉本領之心,但慧沼今既有如此言語,其實已然說明當下兇險非在眾人承受范圍之內。
慧沼前來華山,此下又有折返言語,說明其亦對華山內蘊險惡有所了解。
其立場未明,先前更有與蘇午過手一招,嘗試搶奪風雄的舉動,只是蘇午同樣給出了有效應對——直接亮明‘玄奘法師’的法性舍利,以致慧沼驚愕莫名,未敢再度出手。
蘇午這才成功將風雄控制了起來。
這樣一個僧人,不值得蘇午信重。而且天下傳聞之中,慧沼已證就法性,摘得‘菩薩果’。
——現世佛就在彼岸等人主動送上門去,慧沼證就法性,豈會不為‘佛性’所染,成為現世佛的一部分?
因為此節,蘇午對慧沼更多提防。
不過慧沼當下出言,算是與蘇午想到了一塊去。
蘇午轉臉看向一眾不良人、愿僧,再道:“還不快去?”
“遵命。”
“這便下山去。”
張方、印知不敢違逆蘇午指令,只得答應,領著一眾不良人、愿僧紛紛下山去。
不過片刻之間,山林中再度安靜下來。
白眉白須、清瘦高大的慧沼禪師目視著眼前比他更高了一頭的青年不良帥,嘆氣道:“貧僧先前有唐突冒犯之處,還請‘西天教主’原諒。”
老僧說著話,竟整理衣衫,雙手合十,向蘇午深深俯首,以表達自身對先前出手冒犯的歉意,以及自身對對方的敬意!
他這番作態,卻讓蘇午始料未及。
蘇午避開身形,擰眉看著俯身下去的慧沼問道:“西天教主何意?”
“師祖入滅以后,法性超脫,卻為佛所吞,其時以應身教化弟子:不必苦求西天涅槃之道,斷卻拜伏雷音解脫之念,諸僧自立小西天世界。
日后持玄奘法性臨于人世者,即為‘西天教主’。
而今不良帥持師祖法性顯世,那般真性對你全無排斥,反而任你調遣,供你驅使,可見你便是確認無疑的西天教主了。”慧沼出聲說道。
法相宗歷經玄奘、窺基二祖,傳至慧沼手中,已是第三代。
慧沼自然該以‘師祖’相稱玄奘法師。
而其所稱‘小西天世界’,蘇午亦并非全不了解。
——神秀先前借印知顯圣,自稱與諸涅槃之僧,建立‘小西天世界’,以區別于真正的‘西天極樂世界’,并曾試圖度蘇午皈依其門下修行佛法,更稱自長安至洛陽諸地龍脈神靈,盡在小西天世界之中。
此后,蘇午受贈玄奘法性舍利,玄奘留影亦稱此法性舍利,乃是解開長安至洛陽兩地之間諸龍脈神靈封鎖之‘鑰匙’——他早就想到玄奘與神秀等僧建立的小西天世界、小雷音寺有極深牽連!
但他未有想到,玄奘早以應身告諸弟子,令諸弟子尊持其法性舍利者為‘西天教主’!
此‘西天教主’,就是神秀等僧創立的‘小西天世界’之主?
他們早知證就法性,求得超脫之道,在今時乃是絕斷之路,所以會自立小西天世界、小雷音寺,希望有朝一日,這小西天世界能真正成為佛經中所稱的‘西天極樂世界’?!
“神秀禪師曾與教主交手,當時未有分出勝負。
而貧僧借‘小西天世界’之便,對此亦有耳聞,更知尊者佛法精深,如若不能在一合之內壓制尊者,只怕便再無得手之機。
此前貧僧師兄慧明輔佐天后,設‘彌勒內院’,以此彌勒內院收攝諸入滅僧侶,以求‘龍華三會’之下,盡得解脫,盡皆成佛。但在數日以前,貧僧偶生預感,知道慧明師兄陷入險境之中,又于‘三摩地’中,見其弟子向貧僧求救,稱慧明師兄及當時彌勒內院諸僧性靈,皆被困于華山之下。
若要援救慧明師兄及諸僧性靈,唯有尋得灶神教眾風門脈灶王爺‘風雄’,唯其能臨‘雷神洞’中,打開‘雷音密藏’,繼而得一隙履足彌勒內院,見慧明師兄及諸僧受困性靈。
貧僧救援同門心切,所以強行出手,再請西天教主原諒!”慧沼將此中內情盡皆道出,再一次向蘇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