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也與地相本源徹底融合,被蘇午的人意導引著,完全化作了他自己的東西。
這一步走得險之又險。
蘇午不知佛陀強行從彼岸灌輸法性給自身,究竟所圖為何——從他承接雁塔本源神靈,從‘無我之境’,踏入‘非有非空’之中,徹見自身法性的剎那,佛陀就在彼岸等著他了。
對方已然成就彼岸,不該往更高處——那‘三不在’的境界而去?
緣何要將目光留駐于后來者身上,將自身的法性強托于后來者的身上?
是因為彼岸上的佛陀,只能永遠停在彼岸,無從再往前行進一步,無法再登臨‘三不在’之境了?
可后來者比它的修行更加低微,若寄托于后來者能取代它,最終成為它,超越它,登臨‘三不在’的話,豈不更加希望渺茫?
佛陀端坐于眾生石堆砌成的彼岸之上。
那這佛陀,是否就是‘鬼佛’?
還是說,‘鬼佛’是它的某一面?
蘇午如今可以確定的是,鬼佛與佛陀必有脫不開的干系,甚至二者本就是一體,但佛陀究竟是不是就是鬼佛,鬼佛又是不是就是佛陀本身?蘇午暫時還不能確定。
平靈子先前與他所言,如今已被他證實。
‘成佛’之時,果然就能見到‘鬼佛’。
當下與‘鬼佛’有關的那件慘事尚未發生,揚州‘眾生集愿’的時刻還未來臨,但‘鬼佛’已經存在。
歷史還未再度回到那個節點,鬼佛大概率還會‘如約而至’。
拿什么來應對彼岸上的鬼佛?
唰——
蘇午抽出腰側‘十滅度劍’,端詳著銀閃閃的劍面——僅僅憑借此刃,想要應對鬼佛,卻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