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如若民意沸騰,卻能傾翻舟船的……”
“這怎么可能呢?”車夫聞言有些吃驚,“貴人們擁有一切,庶人們失去一切,他們什么都沒有,怎么可能反抗貴人呢?”
那吐蕃僧聞言也點了點頭。
在這一點上,他與這個車夫其實是同一觀點。
他不再與車夫言語,又轉頭去看身后官道上,那些隨著車隊行遠漸漸變成一個個黑點的唐人百姓。
別樣的思緒在他腦海里轉動著。
他卻不會因為當下看到唐人生活困頓貧蔽,便暗生輕視——在吐蕃之地,民眾生活之困苦情形相較于當下的唐人而言,依舊差了太多。
他只是覺得,天下間的情形都是差不多的。
大唐貴人們與吐蕃貴人們之間的許多想法,應當是相通的。
而兩地庶人們的想法,應該也都類似。
緣何會有一些人,突然會生出超越貴賤的想法來,說出什么‘民為水,君為舟’這樣讓人吃驚的言語來?
天下間真有這樣的道理嗎?
教給庶人們這樣的道理,不是給了他們傾翻貴家舟船的機會,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心思?
僧侶一時間未能想得明白,便將身子縮回了馬車里。
昏暗的馬車中,積蓄著濃重的檀香味。
年輕僧侶縮在角落里,眼神看著身前的一片昏暗,神思不知在何處飄蕩。
這時,他聽到馬車里頭的誦經聲,他轉過頭去,隔著那些骨頭與石頭打磨形成的珠石簾子,看到師父跪坐在珠簾后的蒲團上,一邊誦經,一邊敲打著香案上的銅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