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只把各家子弟聚集起來,一起比武練拳?更深的圖謀,卻是想組建一支鄉(xiāng)勇團(tuán),令之為自己所用,抵抗極可能會爆發(fā)的災(zāi)民大潮,保住自家的財(cái)產(chǎn)!
“各位,這回把大家都召集過來,辦這個拳會,老夫想著還是按我們老哥幾個那時候論的,把這場拳會,叫做‘梅花拳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如今都五月端午了,早已經(jīng)不是臘梅花開的時節(jié)。不過這個拳會叫做梅花拳會,也是為了明我們各自心中的志向,為了心里頭的志向,久經(jīng)磨難,百折不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我們練武人該有的品格!
你們覺得,這個‘梅花拳會’的名字,好不好啊?”鄒慶功滿眼笑意地說著話,他眼神殷切,神色慈和,在眾多青少年人眼里,仿若是一位敦厚長者。
底下各家的青年、少年們被他幾句話打動了,紛紛鼓掌,大聲叫好。
各家子弟當(dāng)前這個年紀(jì),正是滿腹英雄氣的時候,對于所謂‘志向’、所謂‘夢想’的話題最有感觸,鄒慶功的言語算是正對他們的胃口。
“看到你們這些孩子,我就想到我們老哥幾個年輕的時候了。”鄒慶功帶著笑意的目光從李伯江、周兼用等各家老人的面龐上一一掠過。
各家老人也都面露笑容。
鄒慶功接著道:“我的心思是咱們這個梅花拳會,不止辦這一回,以后年年五月端午的時候,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各家子弟互相交流感情,討教拳法,你們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