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只是珠兒提及的眾多事情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但是,
蘇午看到這篇日記后,立刻就想起了‘喜神教’。
‘喜神教’雖然以‘第一代喜神王傳貞’為教中最大神靈,但是蘇午卻記得清楚,那‘第一代喜神王傳貞’與‘陰喜灶王爺’的神位勾連甚深。
數百年至今,
喜神教一直在通過祭祀喜神,來間接地祭祀‘陰喜灶王爺’!
他們極可能就是那支‘傳承自宋末’的另一支陰喜脈灶班弟子!
只不過,
這個‘喜神教’組織較為松散,
諸多喜神教成員都只在外圍,蘇午現下還在著手探查喜神教的究竟,一直都未查到甚么有用的線索。
當初去珠兒她們所在灶莊挑釁的那伙人,
應該也是喜神教的外圍成員。
依蘇午當時感應的喜神教前面幾代‘喜神’神位的虛影氣息來看,越是接近最初幾代喜神的那些喜神教成員,往往越可怕。
‘喜神王傳貞’甚至都可能并未死亡,
還在世上活著!
所有喜神教成員收集起來的‘怨火’,都為‘她’所得,被‘她’轉而奉祀給了陰喜灶王爺!
此下種種,尚且只是蘇午的猜測。
真實情況還需要他實地來考察判斷。
珠兒的記載持續了數年時間,
在最后一篇日記中,她稱自己從南來北往的行腳商口中,得到了一個消息,于是便將這本書冊留在了灶王廟里較隱秘的一個位置,與師姐、師弟們告別,牽著鬼騾離開了灶莊。
她的去向無人可知。
是什么‘消息’,讓她如此著急地離開灶莊,她也未在日記中明言。
……
蘇午把冊子收進了木匣里。
他拿著木匣,向身后的云霓裳說道:“這件東西,我可以拿來研究一二么?應該不會歸還給灶君莊了?!?
云霓裳未料到蘇午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她愣了愣,
開口道:“這件東西價值不高,以你的權限掌握研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就算不會歸還到這個旅游景點,也沒有任何問題?!?
“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