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火焰全都吸收干凈,一絲不剩!
這是怎么回事?
是自己出現了幻覺?還是這個來頭很大的年輕人有問題?
灶君莊負責人腦袋里盤旋著無數個問號,他得到云霓裳的首肯,捧著木匣走到了蘇午跟前,將木匣遞給蘇午,滿臉都是探詢欲,卻只能忍住,說起其他的事:“這個木匣里裝著灶君廟建立后的一些記載。
因為那本冊子上出現了許多簡體字,專家們都認為木匣里的那本冊子可能是后來人偽造的。
不過從我們接管無主的灶君莊開始,就在房梁頂上找到了這本冊子。
哎……
一時之間也說不清它是真是假了,
不過您既然想看,那就給您看看。”
“謝謝。”
蘇午接過那個木匣。
灶君莊負責人交托了木匣后,卻并未直接離開,他打量著蘇午周身上下,忍不住問道:“我能問您一個問題嗎?”
“能。”蘇午點了點頭,道,“反正走出廟門之后,你會忘了剛才在廟里看到的一切。”
為什么自己會忘了在廟里看到的一切?
一個念頭倏忽閃過灶君莊負責人的腦海。
他并未完全相信蘇午的后半句話,轉而向蘇午問道:“我就是想問問您,灶君神像上,剛才起火了,您看到了嗎?
那些火焰,我看見都燒到您身上了,
這、這是怎么回事啊,是我腦子出問題了嗎?”
“你腦子沒有出問題。
那些火焰,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它們最終都被我收束了。”蘇午認認真真回答了灶君莊負責人的問題,在對方還一臉茫然之際,接著道:“好了,你可以先出去了。”
“好,好。”
灶君莊負責人下意識答應著,
同時邁步走出了廟門。
在走出廟門的那一瞬間,他又涌出新的疑問,欲請蘇午解答。
然而,
當他雙腳邁過門檻后,
種種疑問、甚至連疑問的根源都從他腦海里被輕輕抹去了。
他回頭看了廟里打開木匣的蘇午一眼,撓了撓頭,轉身走下了廟前的臺階。
蘇午打開木匣,
看到那本有許多污跡,似乎還被火焰熏燒過的冊子。
他翻開冊子第一頁,
看到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跡。
在幾個繁體字里,還夾雜著一些只有在現代才有的簡體字。
“臘月二十八。
師兄離開的第十九天。
青苗師姐的身體終于好些了,師兄離開的當日,她得到消息后,就突然病倒了……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照顧青苗師姐,看顧莊子修建的很多事,好像一直沒有時間去想師兄。
只是現在忽然想起,
怎么還是會覺得很難受很難受呢?”
“臘月二十九。
快要過年了,莊子里給每個幫忙的村民都分了一些肉干,今天中午灶班子聚在一起吃了一頓好飯。
大家都吃得很快,沒有人說話。
秀秀捧著碗忽然掉眼淚了。
所有人都哭了。
師兄,
你為什么要這樣呢?
你要去哪里?為什么不能和我們提前說一聲呢?
師兄,青苗師姐很想你,師弟很想你,秀秀很想你。”
“臘月三十……”
“初一……”
“初六。
老道長眼看師兄不會再回來了,他很生氣,在今天問我們要了一只臘雞做口糧,自行離開了。真是對不住老道長,他給我們幫了許多忙,師兄也答應要幫他的忙,可師兄最后卻食言了。
算算時間,我們和師兄相遇到分開,好像也只是一個月的時間。
只有一個月啊……
好像過了一輩子那么長了。
要是能永遠活在那一個月里就好了。”
第529章 、“李午的未來人生!”
蘇午盤坐在灶君廟的蒲團上,細細看過了冊子上的每一篇‘記載’。
書冊上的字跡,
亦從最開始時的歪歪扭扭、毫無章法,變得越來越工整娟秀。
他識得最開始時的那些筆跡,
那是‘珠兒’的字跡。
‘珠兒’寫了不下一百篇的日記,講述了陰喜脈灶班在織錦山立下灶莊,漸漸將灶莊壯大起來的一系列事情。
在最后的幾篇日記里,她偶然間提及,‘陰喜脈’灶班還有另一班傳人。
另一班‘陰喜脈’傳人自稱他們承自宋末的‘陰喜脈’,眼看珠兒這般陰喜脈灶班弟子將織錦山灶莊發展了起來,便想來鳩占鵲巢。
這個時期的珠兒等人,各有各的手段,把另一班自稱傳承自宋末的陰喜脈灶班弟子打得屁滾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