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至于太近,一下子叫香客得見三清,反而失了拜祭其他神真的心思。
玉竹觀內,三清殿偏偏放在竹山頂上,此處距離山門最遠,倒是有些奇特。
三清大殿巍巍聳立,
大殿正門兩旁,掛著一副對聯。
上聯為:心存邪念,任爾燒香無點益。
下聯為:持身正大,見我不拜又何妨。
蘇午目光掃過那副木質斑駁的對聯,轉而看向正門內,
大殿內光線稍顯昏暗,
隔著七八步的距離,他只能隱約看到廟殿里高大的神像。
一座香爐蹲坐于廣場之上,一根根數米高的線香插入香爐內,燃出裊裊青煙,蜿蜒飄過大殿的屋脊,隨清風漫卷去。
“五雷法壇就設在三清尊神座下。
住持師伯應該也在殿里等著呢。”謝云清開口同蘇午說話道,“蘇午,咱們進去吧!”
蘇午點了點頭,
帶著云霓裳隨在謝云清身后,
走進了三清大殿之內。
一踏過大殿的門檻,
居于正中的玉清元始天尊、左右兩側的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高大的泥胎塑像,就映入蘇午的眼簾。
殿堂內,
一些道人抄寫經卷,默誦經文,
絲毫未因蘇午等人進入而受到影響。
第509章 、傳度授箓
香火裊裊浮動。
三清尊神的泥胎塑像在這香火繚繞中,多了幾分功德巍巍的神性。
這三座泥胎塑像腳下,
乃有一道道紙卷被竹木撐起,像是一桿桿旗子般豎立在高高的供桌上,那些紙卷上繪畫著一個個身披法衣、頭戴種種不同道冠的道人,以及一些青面獠牙的神靈。
紙卷畫軸一層一層往上,最頂上被高竹竿撐起的紙卷只有一張,同樣描繪了一位紫衣道人。
這道道如經幡舞動的紙卷都豎立在高供桌上,
供桌上,同樣陳列了一些物什。
有以紅繩纏繞的鞭索;
有通體朱紅的鎮壇木;
銅鐵玉三種材質的印璽、印紐;
黑鐵鑄造的令牌;
厚重包漿的神位;
天蓬尺、拷詭杖、伏魔刀等殺伐法器。
道教常見或不常見的法器,都排列于這座供桌之上。
層層畫軸紙卷、種種法器刀兵,已然說明三清尊神座下的這些事物,正組成了一座‘法壇’!
供桌上的種種事物隱然散發莫名氣息,蘇午眉毛微抬,終于確定——自己此行至少未來錯地方,供桌上有些東西是‘真東西’,這就夠了!
“住持師伯!”
蘇午還在打量著三清尊神腳下的法壇,謝云清目光在殿里掃了一圈,立刻就注意到了生著大胡子,一身黑色法衣,身材高大偏瘦的老道士,他朝對方招手,
那穿著與尋常道士也無甚不同的住持道長微微頜首,笑呵呵地朝蘇午幾人這邊走了過來。
謝云清向大胡子道士行禮過后,就向其介紹道:“師伯,這位就是宗事局通知咱們道觀說今天會來考察的民俗學者,
他叫蘇午,
她叫云霓裳。”
小道士向大胡子道人介紹了蘇午二人。
二人分別與大胡子道人見禮。
大胡子道士滿面溫和笑容,開口道:“這邊說話不方便,兩位客人,請隨我到偏房里坐一坐。”
“好。”蘇午點頭應了一聲。
住持道長引二人去了三清大殿的偏房里,
謝云清從門口煤球爐上提起一個鋁壺,在桌上排出幾個茶碗來,從桌角的鐵罐里捻出一小撮茶葉,依次往每個茶碗里放了一些,之后就將沸水倒入茶碗中。
琥珀色的茶水頓時被沖泡出來。
他給蘇午、云霓裳、住持師伯一人倒了一碗茶,
自己也捧著茶碗,拉了把椅子坐在旁邊,一副沒有眼力見兒的樣子,絲毫未覺得自己這里聽長輩談話有任何不妥。
大胡子道士瞪了謝云清一眼,倒叫謝云清覺得莫名其妙,端起茶碗咣咣喝了半碗茶。
“我這個師侄,平時做事也勤快,經卷也修得好,
就是沒有眼色。
按現在的話來說——這是情商低了些,
他要是說了什么冒犯兩位學者的話,兩位可千萬不要放在心上,老道替他向兩位賠罪。”大胡子道士轉回頭來,與蘇午、云霓裳說著話。
“謝小道長和我們是朋友。
龍山集時,
要不是和謝小道長、黃道長他們共同合作,只怕我們是無法從厲詭行將復蘇的龍山集逃離出來的。”蘇午笑著向大胡子道士回復道。
大胡子道士先前從居室窗口處,只見謝云清與那兩位‘民俗學者’聊得熱絡,
以為他自來熟的性子又發作了,和民俗學者都攀談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