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系在鐲子上。
“這個法子,就叫‘紙鳶尋陰渡命法’。
相傳是唐朝時候,
有個婦人的夫君被厲詭掠去了陰間,她用這法子把夫君帶了回來。
傳聞真假難辨,
但法子總歸是有用的。”李岳山笑了笑,站起身走向那兩盞生出血紅燭火的燈盞,他接著道,“老漢現下先給這兩盞燈續了明,
之后就用這個法子,
照看一下你們師兄現在走到了哪里?
不管結果如何,你們都要記得,一定要在兩盞燈熄滅之前,剪短腰上的風箏,脫離與陰間的聯系!”
弟子們都點頭答應。
李岳山站在那兩盞燭火前,
雙手各拿了一根新蠟燭,燈芯接觸向兩盞燃著血紅燭火的燈盞,
蠟燭燈芯即將觸碰到那燭火的時候,
血紅燭火忽將四下映得一片漆黑,一雙慘綠手掌從那陰風四起的黑暗里探出來,指爪遮向燃起的燭火,欲將燭火掩滅!
“哼!”
師父口中一聲冷哼!
鼻下竟涌出兩團火焰,一下將黑暗照亮!
從黑暗里伸出的那雙慘綠手掌,跟著與黑暗一同消無!
一對新蠟燭蹲在了燈臺上,
白燭燃起的火焰通紅通紅。
師父回身走到爐灶前坐下,
“都手拉著手。”
他低聲說話,伸手拉住了旁邊的狗剩,
眾人依言照做,圍著爐灶前鋪了一層細沙的空地坐了一圈。
李岳山拿起那只銅鐲子,
倏地將之拋到空地上。
第313章 、嫁衣,鍘刀,戲臺子
卟嗒!
銅鐲落在細沙地上,撿起一陣沙塵后,便歸于靜寂。
眾人眼巴巴地看著那只鐲子,
一刻時間過去了,
鐲子沒有變化,
鐲子以及眾人身上連著的紙風箏都沒有變化。
“此法終究是民間自創出來的法門,
就算失敗也是正常。”李岳山表情平靜,感應著周遭氣息的變化,徐徐道,“蘇午他們剛剛從此地步入陰間,陰間的門戶尚未閉鎖,
老道士的上清法壇更還立在此地。
這法子成功的改啦還是很高的,
耐心等候,
不要心急。”
師父的平靜感染了一眾弟子,
弟子們內心升起的些許焦慮都因此而淡化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法壇上新換上去的兩支蠟燭,燃燒到接近五分之一的時候,變化出現了——一陣滲人的寒風盤旋而起,像是陰冷的綢緞般抹過眾人的皮膚,
宛若人群的喧嘩聲從那陣風里涌現,
又潮水似地退卻。
眾人前面,爐灶里的護命火猛地跳了跳!
四下霎時變得灰蒙蒙!
一些駭人的陰影就從那遮蔽真實世界的蒙蒙灰氣里浮現了,
許多難以看清全貌的溝壑在灰霧里縱橫交錯,
人們覺得自身與現實之間生出了一層隔閡,
此時,
銅鐲上的紅繩倏忽繃直了,
細繩另一端連著的紙風箏在灰蒙蒙的霧氣里飄飄蕩蕩,帶動那只銅手鐲在細沙上滾出蜿蜒曲折的路徑。
沙沙,沙沙……
細沙上的痕跡,好似蟲子爬過后留下的痕跡。
“以此為,
你們大師兄已經走出去這般遠了。”李岳山的聲音在這似真似幻的霧氣中,顯得有些空洞,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細沙上蜿蜒的痕跡,手指亦變得有些透明,“他還在朝前走,便說明沒有甚么異常的情況,
且放下心罷。”
弟子們對于師父所言向來篤信,
但當下事情關乎大師兄的安危,
有人不免多問幾句。
——珠兒輕輕出聲,聲音一如師父那樣空洞,像是沒有感情:“一直朝前走著,為什么就說明沒有異常情況呢?”
“這自然是經驗之談。
若遇危險,這根線必定出現或左右搖擺,或出現與先前狀態迥異的大轉折,或是原地左右搖擺——”說到這里,李岳山忽然頓住。
細沙上,
銅鐲滾出的痕跡忽然左右搖擺,團團打轉起來,
灶班子一眾人都屏息凝神,看著那道痕跡,
李珠兒心里慌張,暗暗握住了拳頭。
卟嗒卟嗒卟嗒……
那只銅鐲連連滾動,
之后又猛地立在細沙上,一動不動,
灰蒙蒙霧氣里的風箏也懸浮著,沒有動靜。
眾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好在,
那道痕跡停留了二三刻的時間,銅鐲終于再度滾動起來,它朝前直直地滾出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