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想娣和青苗在院子里另支了張桌子,
把后廚都準備好的飯菜擺了上去,
但灶班子眾人都沒甚么胃口吃,
眾人巴巴地守在法壇前,都是憂心忡忡的樣子。
李岳山也沒甚么吃東西的胃口,但徒弟們都看著自己,他暗下里嘆了口氣,轉而走向飯桌,邊走邊道:“賊道士走之前說了的,
這次是他們茅山巫還算有幾分神志的長輩們抬棺,
走陰大體上沒甚么問題。
你們都不吃飯么?
上好的席面,不吃可就浪費了!”
“大體上沒有問題……
就是說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嗎?”珠兒眼圈紅紅的,輕聲道,“若是……若是回不來該怎么辦?”
現下她說這些話,總顯得不吉利。
李岳山聽言就要呵斥她,
但一垂目看到李珠兒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心就軟了幾分,把一個白面饅頭拿在手上,道:“總是有辦法的,想那么多做甚?
再不濟,
老漢再下去一趟,
把他們撈回來!”
其實,老道士離開前最主要的叮囑,便是告訴李岳山,假若一個時辰內無人回還,那就收拾東西離開這里就是,切不可再起入陰間尋人的想法,
沒有完全準備,就去陰間撈人,極容易把所有人的性命都搭進去!
“狗剩,
去給香爐里再插一把香,
看著香爐里的香,不要等它燃盡了才想到續。
法壇上那兩盞燈,待會兒我再教你們怎么續燈——現在都快來吃飯了,吃完飯還有好些事情要你們做!”李岳山指揮狗剩給香爐里添上香火,
繼而對眾弟子呵斥道。
珠兒、青苗、秀秀等人都守在法壇周圍,
聽得師父的指令,他們才動身去吃飯。
以往灶班子聚在一起吃飯,總是有說有笑,一頓飯很快便吃完了,
但當下因為少了蘇午,
眾人都頗為低沉,
師父也無心多說什么,草草地吃了一碗飯就放下碗筷,向身處于這低沉氣氛里,很是小心翼翼的想娣問道:“崔家應該還剩不少糧食罷?
辦這么大的席面,準備的雞鴨魚肉必也是少不了的。”
“是哩,
后面院子堆了好些東西,就丟在那里,不吃就浪費了。”想娣點頭回答著,眼神有些心疼——先前那些人逃跑的時候,也是在后院糟蹋了不少東西的。
“等到這邊事情了了,
就把后院的東西給周圍的百姓分一分。”李岳山心不在焉地與想娣說了幾句,
見弟子們都吃完了飯,
放下碗筷看著自己,
自然明白他們內心在惦記著別的事情。
于是又與想娣說道:“你幫著我們煮一點漿糊罷。”
想娣不明白這時煮漿糊干什么,
但這活計也沒什么困難的,
她點頭答應過,拉著大彘去后院準備去了。
“狗剩子,你去找點竹條來,把那些窗戶紙撕下來一些,待會兒用漿糊糊幾個紙風箏出來。”李岳山習慣找狗剩辦這些雜事,
他神色嚴肅地作出吩咐,狗剩頓知這事看似簡單,實則或許干系到大師兄走陰此等大事,
連忙鄭重答應,轉去找竹條了。
“你倆把供桌前那片地方打掃打掃,尸水甚么的都清理干凈了。
去后院搬一座爐灶過來,
把護命火點上。”李岳山接著向青苗、珠兒說道。
青苗、珠兒立刻下去準備。
轉眼間,
前院就剩下了李岳山與秀秀兩個。
“秀秀,
好好呆在這里,莫要亂跑。”李岳山摸了摸秀秀的腦袋,背著手在院子各處打起轉兒來,
未過多久,
狗剩帶著一把竹條和窗紙回來,
又轉去尋想娣大嫂子要漿糊,
李岳山不知從何處挖來了一簍細沙,待青苗、珠兒打掃過‘上清法壇’前的空地,擺上點燃著護命火的爐灶后,他將那一簍干燥的細沙鋪在爐灶前,
把弟子們都召集了過來。
師父轉頭看了眼燃燒了一半的燈燭,同眾弟子們說道:“我這兒有一個有民間搜集來的法子,能夠略微查探過陰中的人此下行程如何,有否遇到甚么困難。
必要時候,
可以稍微施以援手。
這法子我用過一回,管用還是管用的。
不過需要我們齊心合力,中間遇到任何事情,切記不可以松懈心神——一旦心神松懈,必定會掉進陰間。
另外你們需要記得,
當旁邊有人問你等姓名的時候,
你便告訴它,你就是灶王神。
此法很有些兇險,你們想好了再告訴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