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過去,只微微偏著頭問:“有事嗎?”
陳淮從兜里伸出右手:“過來,有東西給你。”
俞景上前兩步,看見他手里的藥膏。
陳淮把手里的藥膏遞給他:“治濕疹的,早晚一次。”頓了頓,他又補充一句:“少撓。”
俞景接過藥膏,第一反應是道謝,然后才想起來問他:“你怎么知道?”
陳淮輕嗤:“我也是北京人,長過這東西。”
俞景抿唇,隨后再次道謝:“那我先走了。”
身后的人沉默幾秒,喉結上下滑動一下:“俞景。”
他叫的很輕,但俞景聽見了,可是他沒再回頭,因為一車人都在等他。
俞景走向副駕駛,卻沒忍住將目光落在許安安身上。
她的座位旁邊放著一只塑料袋,袋子里裝的是和他手里一模一樣的藥膏,莫名其妙的,俞景松了一口氣。
剛坐下來,包里的手機就振動了幾下。
俞景掏出來,看見是許安安給他發了微信:俞老師明天有空嗎?淮哥說給我們接個風。
俞景思考兩秒,打字:明天有課,我就不去了。
許安安回的很快:哦。
幾秒后,她發來一張截圖,是他們剛剛的聊天記錄:那我跟陳淮說一下。
俞景還沒回應,另一個人的消息就彈出來了:這次去不了,下次單獨給你接風?
這人沒有備注,頭像是一只威風凜凜的搜救犬。但俞景知道是陳淮。猶豫幾秒,他回:我下午可以跟其他老師換課。
那邊回了個ok手勢。俞景摁鎖手機,掏出那管藥膏,在脖子上抹勻,然后安靜的靠著車窗睡去。
第4章
接風時間定的周五,但俞景班里有幾個學生出了事,原本的接風宴也就不了了之。
據學生家長說,這幾個孩子是借冒險偷偷約著去了大山深處,已經兩天沒回家了。
這里的山連著邊境外的雅麗,里面都是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種類多,地勢十分復雜。
俞景作為班主任,這件事情他也得負責,學校報了警,同時派出老師在附近搜尋。
為了保證搜救途中的安全,邊防大隊一方面利用了無人機自主搜尋技術,另一方面讓接警的邊防人員分成四支隊伍,各自帶領著幾位老師前往密林深處搜尋。
陳淮所在的隊伍是第一支隊,里面有沈嘉以及一位姓劉的老隊員。俞景和許安安原本跟著他們的隊伍,但在跨越一片小石山時,許安安把腳扭了,沈嘉就陪她在原地休息。
剩下三個人繼續找人。
走在末尾的劉干部雖然年齡大,但體力很好,三個人里最容易體力不支的是俞景。
他邊喘著氣邊問:“他們會不會遇到什么危險?”
陳淮背著一個綠色的軍旅包走在最前面,因為熱,他把外套脫下來系在背包的繩帶上,里面是一件純黑的短袖。他腳下的軍靴已經沾了泥土,但在每一次邁步時肌肉拉起的線條弧度都很干脆利落:“概率不大。失蹤兩天,很大希望還活著。”
俞景松了一口氣,又跨過一塊石頭,一腳踩在濕漉漉的青苔上,腳下一滑,被后面的老劉饞了一把:“當心,雨林里青苔滑得很。”
俞景穩住身體,低聲對人道了謝,又聽見陳淮說:“老劉,你覺得那幾個小孩會去哪?”
老劉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又在這里巡邏了幾十年,對這一帶相當熟悉。
他皺眉朝著四周看了看:“這雨林范圍很大,憑幾個小孩肯定走不了多遠,深處咱們不能去,先往前,過去就是一條河,順著河走。”
陳淮答應一聲,果然在幾公里外看見一條河。
河流不大,流速也不快,俞景眼神好,隔著樹葉看見淺灘上扔著一個礦泉水瓶:“有人來過!”
陳淮走過去撿起瓶子,仔細觀察了一下,肯定道:“瓶子底部的水還沒干,瓶口沒有泥沙,應該是扔了沒多久。”
老劉倒是露出一抹笑來:“只有一個瓶子。這幾個孩子挺機靈,知道省著水喝。”
陳淮把瓶子塞進包里:“繼續走。”
沿著河流往下,樹木越發茂盛,出現的蚊蟲蛇蟻也變得更多,且水里還有不少螞蟥之類的生物。
俞景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又看見其他兩個人的胳膊就這么大大咧咧的露在外面,猶豫幾秒,還是忍不住開口:“要不你們把外套穿上?萬一被有毒的蚊子咬了……”
老劉拍拍他的肩膀:“我們習慣了,你注意點就成。”
陳淮在前面開路,時不時用手里的砍刀撥開帶刺的樹枝或擋路的軟條。
這條路比之前更不好走,因為挨著水,所以更濕滑。
但陳淮看見泥沙里有淺淺的腳印,應該是那幾個孩子之前留下的,因為時間短,所以還沒被水沖干凈。
又往下走了好長一段,老劉停下步子:“不能再走了,再走就是禁入區,里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