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book_n fix" id=&ot;text&ot;
水幕上很快又出現兩個穿著軟甲的男人。
程知節和李靖站到李世民的身側,對上郭子儀激動的眼神,程知節捋著胡須哈哈一笑:“看來你認得我倆?!?
“認得,自然認得?!?
郭子儀忙不迭地點頭,能與百年前的開國名將親自對話,這簡直令他欣喜若狂。若不是他已經一把年紀,但凡年輕個十歲二十歲,他定要對兩位將軍傾吐衷腸、一訴崇拜之情。
“認得就好。”李靖點了點頭,和程知節對視一眼,緩緩道:“鄴城之戰,我和知節都已知曉。依據仙人的介紹和詩圣的詩句,我倆琢磨出了個行軍策略。就是不知你那里的節度使是為何職,又各自領兵幾人?等你有空,我們想與你細細商討。”
聽到兩位名將愿意指點自己,郭子儀激動得渾身發抖,不知如何是好。而他背后站著的哥舒翰、李光弼等人也不由眼紅,紛紛上前自我介紹。
“都有份,人人有份!”
望著銅鏡里那一張張堅毅的面孔,程知節不由滿意微笑。他隔空點了點哥舒翰,抖著手上的潼關輿圖,鄭重道:“哥舒翰,備好輿圖,一會兒你先來?!?
哥舒翰欣喜點頭。
眼見程知節扒著銅鏡越說越來勁,李世民有些不樂意了。他將銅鏡往懷里攬了攬,偷偷調轉角度,確保鏡子只映照自己一人:
“行了義貞,讓朕再講幾句,你和藥師先去旁邊侯著。”
“圣人,您問問,杜詩圣在那邊嗎?”長孫無忌、房玄齡一眾文臣眼巴巴地看著李世民手里的銅鏡,將寫著詩句的絹布往前一遞:“可否請他給《新安吏》做個注?”
提到杜甫,李世民也不由來了興致:“郭子儀,杜甫可在?讓他上前?!?
杜甫很快就出現在了銅鏡中,李世民細細端詳,目光在杜甫尚且年輕的面龐和他清澈的眸子上一轉,隨即笑了起來:“看來詩圣還年輕——那些詩,不是你現在寫的吧?”
杜甫驚訝地行禮回復:“太宗圣明,若仙人所言不錯,那都是臣未來的詩作?!?
“未來的詩作?!崩钍烂窬捉乐拔磥怼倍郑恢本o繃的面頰逐漸緩和,就連眼底的焦灼也散去幾分:“看來還來得及?!?
“只是不知離戰亂還有幾年?!倍鸥σ残α诵Γ嫔嗔朔謸鷳n:“臣這里如今是天寶十載,可仙人素以公元紀年。臣等實在不知安史之亂興戰的755年究竟是為何年。”
“倒也無礙?!崩钍烂裾诡佉恍?,朗聲道:“朕原以為要給你們收拾爛攤子,情況倒比朕想象得好許多。一旦打仗,無論輸贏,總是百姓遭殃受苦。若能在興兵之前解決禍端,倒也是造福萬民的功德一件?!?
“公元755,755……圣人,或許臣能推出常用紀年!且容臣一試!”房玄齡眼睛一亮,擠進銅鏡。
“杜詩圣,且容老朽問你——天寶十載與貞觀十二年,兩者間隔多少?”
“約莫一百一十四年。”
“你處的編碼是0751,你可知我處編碼?”
想到一炷香前,那句出現在水幕上的“您已通過游客0638的好友申請”,杜甫忍不住激動道:“0638!”
“不多不少,整好一百一十四?!狈啃g捻著胡須,滿意點頭:“如此推算,這公元755年當是四年之后,你們的天寶十四載?!?
“不愧是朕的梁國公!”李世民一瞬不瞬地望著房玄齡,兩眼放光,表情既喜愛又得意。
杜甫眼睛一亮,興奮道:“如此!臣等……”
“讓開!”
杜甫話還沒說完,突然被粗暴地推到一旁。李亨占據了他的位子,他趴在石潭邊,忙不迭地對水幕中的李世民揚起討好笑容,顫抖著聲音追問道:
“太、太宗,您剛才答應我的事,是真的嗎?”
李世民默默將銅鏡拿遠了些。
為了“加好友”,李世民給0751連發兩次好友申請,可最終都被殘忍拒絕。
若第一次尚且能說是意外,李隆基作為皇帝,有警惕心也不足為奇。那第二次回絕,無疑就讓貞觀眾人洞徹了李隆基的私心,確信了他的無可救藥。
在點擊發送申請前,李世民自認為萬無一失。他不僅點名道姓喊破玄宗名諱,甚至直接下了血本,甘愿忍氣接手兒孫的爛攤子。
可盡管如此,他收到的仍是冷酷的回絕。這還猶嫌不夠,李隆基甚至附贈了一句“朕自己能行”,差點沒把李世民氣出高血壓。貞觀眾臣好說歹說才從李世民手中勉強奪下銅鏡。
這最后一次申請,眾人集思廣益、字斟句酌,甚至考慮要給“肅宗李亨”“詩圣杜甫”發送申請。
但一想到李隆基也會在場,眾人又頓覺為難:君主在上,太子和詩圣,他們當真能頂住來自皇帝的壓力嗎?
眾人爭執半天仍無定論,眼見天幕已經講到人吃人,貞觀諸臣越發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