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是。他說,你知道的,讀書在我們這些兄弟姐妹看來,可真不是什么枯燥的活計。尤其是你送過來的那些書典經(jīng)籍,對我們來說更是難得新奇有趣的故事呢。
聽到這里,孟彰默默地問了一句:所以這十余年來,楊三哥你們有人從那些書典經(jīng)籍里讀出名堂了?
楊三童一時語滯,目光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就是不敢去看正前方。
哪怕這會兒孟彰也不在他跟前,而是正通過小海螺跟他聯(lián)系。
有,有的
可憐楊三童,明明說的都是真話,愣就是氣虛。
孟彰笑得一笑,又問:那有多少呢?
楊三童張了張嘴,最終道:六、六人。
六人
孟彰沉默著,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六個是不算少,但那也得看基數(shù)不是?擎燈鬼母那里鬼嬰胎靈無數(shù),若能真用心讀書,十余年時間會只有六人讀出了些名堂來?
他們學(xué)得怎么樣了?孟彰問,聲音再是不仔細聽也帶著無力。
楊三童說:能養(yǎng)出文氣來。
雖然人數(shù)稀少,但這正是孟彰想要為陰明觀法統(tǒng)準備的棟梁啊。
孟彰沉默片刻,直接說:他們可否交給我?
楊三童問:阿彰,你要他們是?
既然楊三童問了,孟彰也不介意與他分說個明白。也能讓他、讓擎燈鬼母及她的一眾鬼嬰胎靈安心不是?
我立有一座道觀,你可知道?他問。
楊三童點頭:陰明觀,我們知道。
孟彰說:那想來你也知道,我這陰明觀與我兩位兄長在陽世茅山立下的陽明觀是對應(yīng)的。我們是準備立下一陰一陽法統(tǒng)以幫助地府諸位陰神神尊溝通陰陽以積攢自身修行功果和資糧的。
楊三童再點頭。
孟彰又說:你該也知道,我兩位兄長在陽世天地里正盡力落下陽明觀法統(tǒng),而且他們這十余年來也很有了有些成果。
而我這邊
孟彰搖搖頭:我這邊的陰明觀到如今都是個空殼。
楊三童已經(jīng)聽得很明白了,他當下就問:所以阿彰你其實是想要收徒?
都不等孟彰回答,楊三童先就已經(jīng)思考起其中的可行性來了。
如果是阿彰你的話
孟彰攔住了他的話頭:不,不是我想要收徒。我還沒有到可以收徒的時候。
又或者說,他也沒想要收徒。
收徒太麻煩了,尤其是在現(xiàn)如今這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時代里,收徒根本就是在給自己找孩子。
孟彰還不想要做人父母。
至于孟彰的道統(tǒng)、法脈要如何傳承下去這樣的問題
他和孟昭、孟顯、孟蘊一同立下的是法脈,他的兄姐也收取有徒弟。孟彰哪里還用擔心自己的道統(tǒng)、法脈無人傳承?
楊三童一時被孟彰弄糊涂了:阿彰你不是問能不能將他們交給你的嗎?
是,孟彰說,但我不是要讓他們拜我為師,而是要他們?nèi)胛谊幟饔^法脈修行、學(xué)習(xí),支撐我陰明觀法統(tǒng)。
所以,這有什么不同?楊三童問。
孟彰耐心地跟楊三童分說個清楚。
當然不一樣。孟彰說,若是我收徒,那他們就會成為我的徒弟,尊我為師為父。
說到這里,孟彰自己都忍不住魂體一個哆嗦。
但若是他們?nèi)胛谊幟饔^修行、傳承我陰明觀的道統(tǒng)法脈,那他們便會成為我三位兄姐與我的學(xué)生,尊我為祖師。
楊三童若有所思:如此,豈不是那些道門法脈中的所謂外門弟子之輩?
孟彰搖頭:不至于。
是我代整個陰明觀道統(tǒng)法脈收徒。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六人的師父是這陰明觀道統(tǒng)法脈,不是我。
楊三童終于理解了,但這件事不能他一個人拿主意。
這件事,我須得先問過阿母及諸位兄弟姐妹,尤其是他們本人。
孟彰笑著應(yīng):自然。
孟彰也不心急,他轉(zhuǎn)回頭去關(guān)注這些鬼嬰胎靈的學(xué)業(yè)。
除了這養(yǎng)出文氣的六人之外呢?他們又是怎么樣的?
第486章
說起這個,楊三童的面上便是壓不住的笑意。
他們?楊三童說,他們也很好,繼續(xù)讀書,閑暇的時候就幫著照看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
全都是這般?孟彰問。
楊三童回答說:自然。
他也知道孟彰是在問什么,又說:我們一眾兄弟姐妹都好好地在陰世天地這里待著呢。沒有往陽世天地追著司馬慎去的。
孟彰亦聽明白楊三童話里的未盡之意。
我并不能給你們提供多少出路孟彰隱去了嘆息,說。
楊三童先是怔愣了一下,然后才反應(yīng)過來,他失笑,跟孟彰說:可是阿彰,我們不是生人,沒想要什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