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楊太后、賈皇后、司馬慎與楊駿同聚于長樂宮。楊駿答應會在明日通稟朝廷,請太子司馬慎監國。
孟彰先謝過黑無常范無赦,然后才開始快速梳理其中透露出的意義。
楊太后、賈皇后、司馬慎與楊駿同聚于長樂宮,而楊駿答應請太子司馬慎監國
楊駿是誰?楊太后的生父,外戚楊氏的代表人物,更是晉武帝司馬檐在崩逝前給當今晉帝司馬鐘留下的輔政大臣。
昔年晉武帝司馬檐給他的承繼者司馬鐘留下的輔政大臣其實有兩位。一位是汝南王司馬亮,皇族司馬氏宗室的代表,另一位就是楊駿,代表著外戚楊氏。
原本按照晉武帝司馬檐的算計,汝南王司馬亮和楊駿這兩位輔政大臣應該是相互牽制的,但后來在晉武帝司馬檐崩逝以后,楊駿就率先發力,將汝南王司馬亮從朝廷中樞趕回了封地。
當然,現在看到底是汝南王司馬亮被迫趕回了封地,還是汝南王司馬亮順水推舟借楊駿之力返回封地還真不好說。
畢竟如果汝南王司馬亮一直待在朝廷中樞的話,他縱然貴為輔政大臣也還需要和楊駿爭搶,遠不能算自在。
可他如果返回了封地,他就有機會整合封地力量,率領封地里的兵卒直入朝廷中樞,乃至是自己取司馬鐘而代之。
而這,也是孟彰所知道的、晉代八王之亂的初始部分。
但那也是在司馬慎出手以前歷史中最大的一種可能而已。
如今嘛
別的不說,汝南王司馬亮如今是被司馬慎給盯死了的。這十余年來明里暗里地連消帶打,著實將汝南郡的力量給削弱了大半。
汝南王司馬亮待在汝南一地倒是沒什么,可他但凡想往外邁出一步,那怕就會是豎著出去橫著回來。
昔年晉武帝司馬檐為他的后繼者司馬鐘準備的兩位輔政大臣,汝南王司馬亮算是廢了,這么多年剩下楊駿在中樞大權獨攬。
但偏就是這樣一呼百應、權勢赫赫的楊駿,卻在這一日,答應親自出面請太子司馬慎監國。到底是司馬慎的手段更高一籌,還是昔日晉武帝司馬檐和楊皇后給他留下的后手,叫楊駿不得不在司馬慎面前低頭,甚至是拱手讓出權柄?
需要我幫你再打探清楚嗎?黑無常范無赦的聲音又在孟彰耳邊響起。
孟彰收斂了神思,謝過黑無常范無赦的好意。
多謝范兄長,但會不會太勞煩兄長了?
黑無常范無赦不以為意:楊駿和這些人又不是真的客客氣氣地商量著移交權柄的。他們廝殺過,也死了人,我不過是順手罷了。不是什么大事。
孟彰便點頭:那就勞煩兄長替我問一問了。
小事。黑無常范無赦應了一聲,果然很快就帶著消息過來了,是楊氏族中另一支發力了。
孟彰不太意外:楊皇后。
晉武帝司馬檐有兩任皇后,都是出自楊氏。大楊皇后如今在陰世,小楊皇后則還在陽世,又被尊為長樂宮楊太后。
孟彰所說的楊皇后,自然就是指大楊皇后。
楊駿的政&iddot;治基本盤在楊氏一族,如果太子只是賈皇后所出,與他們楊氏沒有任何牽扯,那為了楊氏的尊榮,楊氏自然不可能那么乖順。
可這個太子也是當年晉武帝司馬檐的太子。楊駿的政&iddot;治基本盤也是司馬慎的政&iddot;治基本盤,而且是司馬慎政&iddot;治基本盤中的一部分。
楊駿低頭順服便也罷了,不低頭順服,那他怕是就要叫人給他在地上找頭來。
第481章
還有其他人要我們兄弟多看著點的嗎?黑無常范無赦又問。
孟彰一瞬意動,但很快他就搖頭了:不必。
黑無常范無赦的視線遙遙落在他身上。
孟彰自然不可能完全沒有感覺。
我是陰靈,那些屬于陽世生人的事情,我也就只能看看,做不了什么,也不好插手。
孟彰這樣說,又沖著黑無常范無赦所在的方向笑了一下。
我最多也只是能做個提醒。而且提醒的人還得是個陰德深厚的。
黑無常范無赦沉默了片刻:倒也不必這樣嚴苛
法理不外乎人情,在緊要的時候,縱是祂們這些陰神也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孟彰自己搖頭,他更是跟黑無常范無赦: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各位兄長協同陰世天地定下的規矩和律章,還是該要好好落到實處才是。
我會替你知會諸位兄弟的。黑無常范無赦說,但是阿彰,陽世天地那邊不能插手也不打緊,我們還有陰世天地。
陰世天地,正好是我們能夠盡情揮灑的畫紙。這位無常的聲音壓得極低,輕易就帶出了幾分引誘意味,在陰世天地這里,你想要做什么都是可以的,我們不會攔你。
也不會有誰能夠攔你。
孟彰微仰著頭笑:我知道。
黑無常范無赦這才終于收回視線,祂手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