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彰只掃一眼,并不多加理會。
他直接從白蓮蓮臺上站起,端正肅穆地向地府酆都所在拜了三拜。
他這又是在拜謝陰天子、十大閻君等一眾陰神神尊。
陰天子睜開眼睛往孟彰那邊掃了一眼,搖頭:哪兒就值當你這般鄭重了
孟彰聽到了,回答說:值當的。
陰天子搖搖頭,不與孟彰爭辯,卻是坐直了身體,似乎是在等待著什么。
祂、十大閻君、諸位判官、十大陰帥、五方鬼帝等等等等,各個陰神神尊盡都轉了目光看過來。
他們在等。
等待著見證孟彰的又一次突破。
而在陽世天地里,孟玨、謝娘子連同得到消息的孟昭、孟顯和孟蘊三人也同樣在耐心等待著。
或許,這應該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護法。
畢竟在過去的十余年里,孟彰是真的任性,也是真的會得罪人。
孟彰或許也有所察覺,但他并不在意。
那些來自各處的、或是親善或是憎惡或是羨慕或是嫉妒的目光,他統統都不在意。
他只在這似醒非醒、似夢非夢的混沌時刻,平靜地等來了一場甘霖。
一場只灑落在他靈臺紫府的甘霖。
散著灰白蒙光的雨滴淅淅瀝瀝落下,從天地四方而來,從黎庶百姓而來。
得到甘霖垂降滋養,孟彰的魂靈仿佛被洗滌,又仿佛是被夯實,也開始氤氳出一片灰白的靈光。
然后,靠近孟彰魂體的那片灰白中的灰色似乎被催逼著往外彌散,剩下白在他魂體周邊圈攏。
亦即,孟彰周身的灰白靈光正在變成更為純凈、也更為厚實的蒙白。
這種蒙白自孟彰的魂體開始擴散,循著孟彰的種種因緣而去,將那種種色彩也給凈粹了一遍。
孟彰那星河道基以及那星辰發帶,在這一刻,就是這層蒙白鍍染的重點。
它們的進度也很是緩慢,幾乎是一點一點地在轉變,但不得不說,即便速度緩慢,這種鍍染的進度也還在堅定地推進著。
隨著星河道基和星河發帶的蛻變,一層又一層的夢境世界以孟彰為中心展開,空幻又牢固地霸占了整一片虛空。
潛藏在無垠情緒汪洋漩渦中的那些殘念雜緒不知處于什么原因,竟也沒有移開目光,而是沉默地、定睛地,在那一方方或是平行或是交錯、或是相似或是迥異的夢境世界中尋找著。
但或許,在那一頃刻間,怕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看到的是什么。
是那些曾經與他們一同在這汪洋中掙扎沉淪的殘念雜緒終于找到了他們自己所想要得到的圓滿,還是想要看著他們的這些曾經的同類又一次失望崩潰,乃至陷入更絕望的深淵之中掙扎
那一重又一重的夢境世界在變得真實,變得完整。
哪怕他們都只是遙遙觀望,也似乎能看見那夢境世界中的主角越漸真實的五官輪廓,看見那夢境世界中褪去僵硬顯得靈動的風、消去死沉顯得飄逸的雨。
在那風、那雨、那陽光中,更靈動更鮮活的,卻又是人的眼。
幾乎是每一個瞬息間,每一次眨眼過后,那些眼睛里透出的神采都是不同的,是隨著時間和環境的不同,給出相應反應的鮮活與真實。
那是他們已經久違了的、都要完全遺忘了的、只在下意識間的反應
無垠廣闊的情緒汪洋還是沒有一刻安靜,仍然被各處響起的哀嚎、凄泣的雜亂聲音搞擾,但在各處漩渦深處,大概也只有那些殘念雜緒自己知道自己這一刻的心情。
悔恨、失望、自厭、絕望
這種種情緒又引動周遭匯聚堆積的情緒,碰撞出更激烈更暴躁的浪潮。
一時間,本就不曾安靜過的情緒汪洋竟又動蕩了許多。
但孟彰卻不在意這些。
更準確地說,孟彰現下來不及注意這些。
隨著那一方方以他的念、他的意衍生而成的夢境世界變得更真實鮮活,磅礴的陰氣從各處匯聚而來,近乎倒灌一般注入孟彰的星河道基,又經過星河道基轉化,凝練成更精純的元氣構筑那星河道基深處的一顆似實非實、似虛非虛的種子。
亦即孟彰的元神道種。
不知過了多久,這顆道種忽然一頓,便即在下一瞬放出蒙蒙白的光。
在那更接近日與夜交替時候的天色的神光中,道種收縮膨脹又收縮又膨脹。
如此幾番以后,道種如繭一樣破碎撕裂,顯出中央位置的孟彰的陰神來。
是的,孟彰的陰神。所以單只憑肉眼看過去的話,那片蒙白神光中便就是什么都沒有,空茫干凈。
概因陰神便是那樣無形無質的存在,不論是感知還是接觸,全憑自身一點靈光,肉眼如何能夠看見呢?
但陰神卻又是那真實不虛的存在。
孟彰定睛凝神,起陰神而觀照自身,立時洞察內外,周身一應堵塞滯礙便全都落在他的感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