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在理。北帝顓頊氏臉色也是一動,手掌抬起輕輕一拂,那幾位也一直在盯著部族呢。
一道烙印從這北帝宮中飛出,循著氣機追了出去,直直沒入孟彰的魂體之中消失不見。
北帝顓頊氏放緩了臉色:行了,孟彰那里應該穩了。接下來繼續吧。
簇擁著北帝顓頊氏的諸位炎黃先賢、先祖各自整理了表情,果真將話題又給重新帶了回來。
草原各部及周邊諸多小國的祭祀傳承不足為慮,但是座中有人取來一尊金佛遞送到北帝顓頊氏面前,陛下,這佛門,我等須得警惕。
北帝顓頊氏仔細打量著面前的佛像,也不去尋人找來那佛門的相關典籍,直接抬手往前點出。
他的手指尚且未曾觸碰到那尊金佛,那金佛便即亮起金燦佛光,佛光中自有佛唱聲傳出。
其聲虔誠,其意空明,自有解脫大樂從心中升起,輕松飄然,引人向往。
北帝顓頊氏皺了皺眉頭,心念陡變,于是那金佛映照的佛光、佛唱赫然又變換了一種意境。
北帝顓頊氏心念再變,那金佛佛光、佛唱也跟著變化,自然且周全,不見一絲漏缺不諧。
北帝顓頊氏看著那尊金佛的目光當即就變了。
你說得很對,這佛門確實也該警惕起來。
他抬手將那尊金佛收起,同時目光轉落下去。
將佛門的那些典籍收攏一份吧,著人研讀理解,但也要注意著些,莫要讓這佛門的道理將我們自己的道念都給更易了。
北帝顓頊氏提醒說:這佛門的道理很有些不俗,起碼就感染力方面,我覺得道門的法與理比它還要差一些。
下首眾人聞言,齊都端正了臉色。
是,陛下放心,我們會注意的。
北帝顓頊氏頜首,又問他們道:那你們誰來負責佛門佛理這邊的研讀和整理?
陛下,可否交予我來
北帝宮中的集會遠還未到結束的時候,但這已經跟孟彰無關了。
起碼在當前,是這樣的沒錯。
這會兒的孟彰還躺在他自己的棺槨里,閉著眼睛看忽然出現在他識海中的那一道北帝烙印。
定睛看了許久,孟彰抬手碰觸赤紅的人道子火。
那北帝烙印像是歸巢的倦鳥一樣投入赤紅人道子火之中,安安穩穩地停在火焰的側下方位置,再沒有其他的動靜。
第471章
再一催,則如臂指使,順心隨意。
孟彰終究是將那枚北帝烙印連同人道子火一道收起了。
坐起身,孟彰從棺槨中走了出來。
而那具歷經十余年時間之久卻仍舊肌膚毛發俱全、宛然若生人的尸身則被留在了原地。
孟彰都沒有回頭,肅容抬手,向著天地四方俯身而拜。
這是在拜謝天地。
沒有天地,沒有這陰世、陽世兩方天地,孟彰這一場大夢成不了。
三拜畢,孟彰又肅容轉身,尋到炎黃部族祖地位置,同樣疊手覆額,端正拜了三拜。
這一次,則又是在禮拜炎黃部族的各位先祖。
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默許,孟彰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最后,孟彰尋到安陽郡中孟府所在的方向,斂容抬手端端正正拜了三拜。
兒拜謝父親母親。
孟彰這一場大夢做了足有十年余。
在這十年余時間里,孟彰實在是太自由了。
旁的地方不敢說,但這炎黃九州地界,真就是沒有他不敢去、不能去的地方,也沒有他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
到現在,這炎黃九州地界里也還有很多人飽受著夢靨的困擾。而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或是位高權重,或是身份貴重,都極其不簡單。
但偏偏就是這樣能量極其龐大的人,卻日復一日地落入夢靨中,非得出現足夠叫側目的變化,才能從那些夢靨中解脫出來,得到他們渴求已久的安眠
可以說,這一場叫很多人不滿意、唯獨稱和了孟彰心意的大夢所以能夠維持十年之久,陰世陽世兩方天地、炎黃部族的各位先祖大賢以及孟玨和謝娘子都是大功臣。
尤其是孟玨和謝娘子,他們幾乎替孟彰抗下了陽世大晉地界的所有壓力。
難得騰出半日空閑等在府中的孟玨和謝娘子遙遙抬手,就想要將人扶起,但到底是叫孟彰將禮行周全了。
不必如此
孟彰只是沖著孟玨、謝娘子方向遙遙一笑,隨后整個人便消散在虛空中。
他卻也未曾從夢境中醒來。
孟彰直接出現在陰世那無垠的情緒汪洋里,坐在三品白蓮蓮臺上,看著那無垠情緒汪洋中或大或小的漩渦,就像他十年前入夢之前所做的那樣。
他確實還沒醒來,但他歸來的波動卻直接驚擾了漩渦中的一道道殘念烙印。
只可惜,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們早已經失去了對時間的敏感性。
孟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