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慎猛然回頭,一記眼光橫掃過去。
內官心中一凜,不僅僅是那話語,就是心中的念頭,也在頃刻間消湮無蹤。
孤所羅列的章條和規矩,不是孤自己想出來的法子,而是得了那位小郎君的啟發,才有的這成果。
司馬慎慢悠悠地說。
內官更將身體壓低了幾分。
明明他們家太子殿下所羅列的規矩和章條全是自己一點點做成,這會兒卻說是得了那位小郎君的啟發
內官替他們家殿下覺得憋屈。
可是不知怎么的,他對司馬慎的這話竟然沒有多少懷疑。
內官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的這心思到底是怎樣來的。
扒拉好一陣以后,他只能將這一番莫名的信服推到司馬慎的身份上。
他們家殿下是他認定的主君,不論實情如何,只要是他們家殿下開口說了,他就信,絕不懷疑。
身邊內官的這重想法,司馬慎不得而知。
但不論如何,他這次確實沒有說謊。
那份符令的敲定與最終成形,真的是受了孟彰小郎君的啟發的。
第212章
不過不是這個時候的孟彰小郎君,而是很多年以后的那位孟彰小郎君。
說實在的,倘若不是孟彰那小郎君在童子學里聯絡諸多生員一同學習輿圖相關的知識,將那些規矩和章條整理了出來,他怕是到最后都不知道曾經的地府組織,竟同這個聲名不顯的早夭小郎君有著莫大的關聯。
這個地府可不是陰世酆都那執掌輪回的地府,而是扎根在陽世天地里、收攏人世無盡英杰、牽引天下各方勢力的地府組織。
因為在這個地府組織中,流通著的、能調動各方引得所有人趨之若鶩的,就不是他所仿擬出來的功績,而是陰德。
不錯,就是陰德。
地府中所流通著的陰德,或許不是陰世天地里以陰世天地本源衍化而成的那陰德,沒有那真正陰德的種種偉力,但在陰神正位陰世天地、嚴格把控鬼門關和陰陽路以后,地府組織里所流通的陰德就金貴起來了。
盡管仍舊不能讓已經落入陰世天地的魂靈隨心所欲往返陽世天地,但卻能在作為銀錢為陽世的修行者購置陰世天地里特有的天材地寶,還能為陰世魂靈購置陰世福地,獲取陰世陰神的庇護與照看。
那種種便利之處,自也是讓人垂涎不已。
人族修行者其實還不是對地府最熱切的,真正打破了腦袋也想要加入地府,獲取一枚地府符令的,其實還是各族精、魅、妖、鬼、怪。
回想起他曾經所看見過的地府所立下的煊赫事跡,司馬慎仍然壓制不住自己心頭沸騰的情緒。
沒有親眼看見過那番盛景的人,是很難只憑想象窺見其中爍爍華彩的
司馬慎眼底感慨,也在心里不斷地比量著他這一次著手仿造出來的那東宮,跟經緯陽世、陰世兩方天地的那地府到底還有多少距離。
然而,這樣的心思不過才堪堪升起,司馬慎自己就搖頭了。
不能比,不能比
實在是比不了啊。
內官覷了一眼司馬慎面上那細微的表情變化,嘴唇動了動,終究是習慣地低了低頭,不敢繼續窺探。
殿下身上別有隱秘,是他們這些親近之人所心知肚明的事情,確實不需要多加遮掩,但是在太子殿下未曾對他們明示以前,他們就誰都不能透露出丁點端倪。
內官不由得將頭又更低了低。
皇叔那邊,可有什么動靜?
內官明白,上首司馬慎所說的皇叔,不是旁人,正是過繼給世宗景皇帝司馬師陛下的、太&iddot;祖文皇帝司馬昭嫡次子、武帝司馬炎的親弟司馬攸。
齊王殿下這段時日閑來無事,常來往于高原宮和峻平宮中。
高原宮,是高祖宣皇帝司馬懿的居所,而峻平宮,又是世宗景皇帝司馬師的居所。
王叔常來往于兩宮?司馬慎不覺得奇怪,只是平靜問道。
內官心知,這會兒并不需要他來答話。
高原宮和峻平宮如何?司馬慎又問。
內官這次作聲回答道:高祖陛下和世宗陛下君心甚悅,這段時日以來,兩宮的宮婢奴仆都似是歡快了許多。
崇陽宮呢?司馬慎問。
崇陽宮的主人是大晉太&iddot;祖文皇帝司馬昭,也是武帝司馬檐同齊王司馬攸共同的生父。
內官回稟道:齊王殿下也出入崇陽宮,但相比起高原宮和峻平宮來,次數是少了些,但每次在崇陽宮處所停留的時間也不短。
崇陽宮中,阿祖是個什么反應?
內官回答道:聞說文皇帝陛下心甚悅,但崇陽宮中的氛圍比起高原宮和峻平宮來,似乎是更平淡了些。
是這樣啊司馬慎沉默。
也就是說,相比起伯祖和高祖來,阿祖其實還是有猶豫的?
他該覺得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