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饒是已經猜到,但等內官再回轉目光去觀察司馬慎狀態的時候,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
所以,他家主君,大晉皇族司馬氏的太子殿下,居然會嫉妒一個只是相對出彩的小郎君?甚至還被刺激著走火入魔?
司馬慎壓下目光,映著血光的視線陰郁而貪婪。
他從座席上站起,向著前方邁出一步。
內官被司馬慎的動作嚇醒,一時顧不上其他,整個人飛撲過去,死死抱住司馬慎的腿。
殿下,殿下你不能啊。
醒醒!醒醒,殿下,你真要去了,你清醒后一定會后悔的!殿下,快醒醒!!
內官一面死死拖著司馬慎,一面不住高呼,想要喚醒此刻的司馬慎。
也是現在的太子東宮有世宗司馬昭、武帝司馬檐和楊皇后三人緊盯著,才能在察覺東宮正殿那不同尋常的動靜后及時出手。
世宗司馬昭、武帝司馬檐和楊皇后三人配合默契,非但將有走火入魔之狀的司馬慎給救了回來,還成功封鎖了一切消息,不讓外面聽見半點風聲。
收拾了殘局后,世宗司馬昭、武帝司馬檐和楊皇后坐在司馬慎寢宮外室,隔著一層玉簾看內室里悠悠醒轉過來的司馬慎。
醒了?司馬昭問。
司馬慎默然片刻,才在內室應聲道:醒了。
他聲音很有幾分低落萎靡,聽得司馬檐、楊皇后也是一陣心疼。
司馬昭自然也沒能幸免,但他畢竟維系住了明面上的嚴肅,只稍稍軟和了聲音。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竟讓你生出那樣多的雜念,以至于走火入魔?
司馬昭說到這里,想到了什么,目光在須臾間多了些別樣的意味。
還是說,他道,你仍然堅持要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走入這場爭斗里?
司馬檐和楊皇后也聽出了司馬昭這話語里的不對。
兩人對視得一眼。
楊皇后目光無比堅定,更有你不去就我來的決絕。
司馬檐眼底閃過一絲無奈,卻也往左側轉去目光,觀察著司馬昭的臉色,隨時準備著給司馬慎解圍。
司馬慎默然一陣,在司馬昭三人目光中搖頭。
并不是因為這個。
司馬昭細看著他,眸色才和緩下來。
司馬檐和楊皇后暗下松了一口氣。
幸好。
那是為的什么?司馬昭不在意側旁的兒子和兒媳,只詢問司馬慎。
司馬檐和楊皇后聽著這個問題,心神陡然緊繃。
司馬檐更是看定了司馬昭。
司馬昭壓根就不理會他。
若是放在往常時候,司馬慎必然是會明白這三人間隱而不發的涌潮。
但這會兒,他心神不守,倒是沒有注意到。
不是為的什么,司馬慎喃喃道,是我多想了。
司馬昭深深凝望著玉簾后內室里的司馬慎,久久沒有作聲。
是他所想了?
只是他多想了嗎?
單單只是多想,就將自己折騰到走火入魔?
司馬昭不信,司馬檐和皇后楊氏也是疑慮居多,但都沒有繼續深入探究。
他們叮囑了司馬慎好一陣,又留了人在東宮幫忙料理,才不甚放心地離開了東宮。
沒有人膽敢來打擾他的休憩,司馬慎自己躺在床榻上,平平望著床帳出神。
他剛才,說的都是真話。
他真的就是想多了。
只因為自歸來后自己的動作屢屢沒有達到預期;只因為總有血親出手阻撓而他每次都只能選擇退讓;;只因為孟婆的突然出現喚醒了他對未來的恐懼與憎惡;;只因為孟婆的不喜給他的處境帶來了更糟糕的影響
他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反倒被挑動了心底積郁的某些妄念與異想,最后就,失控了。
司馬慎面上顯出幾分自嘲。
孟彰的境遇確實不合符推論,其中或許是別有緣故。但僅憑這個就猜測他身上帶有重寶,是不是太過份了點?
作為孟婆的同胞血親,更得到了孟婆長久記掛與思念的幼弟,孟彰的運勢、氣數確實不似得到孟婆蔭庇的樣子,粗看很有幾分怪異。
但如果不將孟彰單獨拎出來看呢?
將孟彰放回去。
放回去跟同為孟婆同胞兄弟的孟昭、孟顯乃至是孟婆阿父阿母一起對照著比較,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
孟彰、孟昭、孟顯、孟玨和謝娘子,他們中的哪一個,運勢、氣數像是受到了孟婆蔭庇的樣子?
如果說,孟彰的境遇所以不像受到了孟婆蔭庇的樣子,是因為他身上藏有能鎮壓自身氣數、運勢使得自己能夠擺脫孟婆影響的話,那么孟昭、孟顯、孟玨和謝娘子,他們又是怎么做到的?
難不成還要說他們身上也都各有一件重寶為他們鎮壓自身氣數、運勢?
哪怕是合陽世、陰世兩方天地,似這種等階